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轻资产运营模式是相对于工业化投资运营模式的标准化授权生产、服务或综合运营性经营模式,常见于高科技代工、智能硬件制造、“互联网+”、标准授权新兴服务等新兴高科技行业。这类新兴行业具备价格竞争激烈、新品频繁推出、产品生命周期较短、行业标准不断演进的特点,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能否持续的推出创新、高性价比的产品,而以上能力主要取决于公司的创新能力及高效的运营能力。轻资产运营模式作为产业专业化分工的经济逻辑,在这类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被智能硬件制造及互联网企业纳入选择范围。由此,研究轻资产运营模式的财务绩效评价,将对理解和指导此类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具备管理会计意义上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以及对国内外轻资产运营模式的研究加以梳理,然后从产业价值链分析理论、“微笑曲线”理论、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效率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基于企业价值创造的绩效评价理论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在理论分析维度,构建主题分析的理论基础。然后在对轻资产运营模式的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分析轻、重两种资产在基本理念、财务特征和优缺点等方面的区别,引出轻资产模式的实现路径、轻资产运营模式的财务特征以及轻资产运营模式的财务绩效评价,对轻资产运营模式进行财务对比解析。同时,本文以小米集团为案例对象,解析小米集团轻资产模式运营的几大要点,包括关注品牌价值、充分利用供应链上下游资金、简化生产和标准化零部件、创新营销方式、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并购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形成生态链等。通过对公司近几年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和现金流量进行数据分析,并与其行业标杆苹果公司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在轻资产模式运营下财务绩效表现较好,已形成具有小米特色的轻资产运营模式。最后,本文以小米集团为例,对轻资产运营模式财务绩效评价的结论进行分析,认为小米集团在品牌价值、库存管理、现金流管理以及经营风险等方面有完善的空间,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促进小米集团未来进一步的发展,以及对新创企业、同类型企业、同行业的其他企业以及传统企业运营模式的转型升级提供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