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的主流媒体报道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myth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2014年2月25日,我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政治、外交层面,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至关重要;与此相关,主流媒体对传播国家公祭日的报道过程及方式也值得探讨、总结。本文选取《人民日报》作为研究对象以进行有代表性的研究。国家公祭日的传播离不开媒体的报道,主流媒体将信息符号化为一种媒介表征,对受众脑海里的世界印象进行安排和组织,影响着受众的认知。并且新闻报道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问题,继而影响新闻传播的预期效果。《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委员会机关报,解析时事政策,以其权威的发布深受读者认同,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同时,《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媒体,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人民日报》2014-2016年关于国家公祭日的报道为例,综合运用数据统计和逻辑归纳法,对主流媒体关于国家公祭日的报道进行整体界定、提炼和梳理,致力于分析探讨主流媒体对国家公祭日的报道的形式、特点、意义与思考。研究发现《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媒体的代表,它的报道在布局和内容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坚持运用多元化的表现手段,报道体裁多样,且坚持以人为本,并且拥有固定版面,它的报道时刻体现着党报的权威和公信力。作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人民日报》的报道无疑是具有说服力和代表性的,但在体现主流媒体优势的同时,它也出现了重复报道、内容同质化等问题,并且传统主流媒体还面对着新媒体平台的冲击。探讨主流媒体对国家公祭日的报道不失为一项有价值的研究,其理论成果一方面是对主流媒体概念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是对传播理论研究的丰富和完善。本研究也希望能在国家公祭日的主流媒体报道方面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用共混复合的方法 ,加入不同量的聚酯 ,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 ,所得到的聚酯改性环氧复合体系在常温下具有优良的介电性能 ,介电损耗为 1 0 - 3个数量级 .研究了复合体系的组成
随着互联网技术向金融领域的不断延伸,以阿里巴巴推出的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尤为引人注目。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阐述了余额宝适用人群的调查信息,分析了余额宝适用人
以一体化的思路统筹城乡道路客运协调发展,已成为未来时期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保障民生的重要工作。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发展需要从基础设施、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统筹兼顾,其根
异形柱框架-短肢剪力墙结构是一种新型结构体系.文中通过12层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短肢剪力墙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以及弹塑性理论分析,研究了该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测量导体电阻的主测量方法是伏安法,随着新课标的全面推广,高考理综中测量电阻的命题更加趋向于电阻测量方式的延伸,统计表明,近几年高考试题中,考查用其
目前,随着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课程资源的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被中医界认为是中医理论的两大基本特征。以脏腑辨证为例,浅谈现今中医临床诊断之困境:辨证与辨病的兼顾,经络学说的应用,客观证据的寻找。技术上立足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