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品牌信息化传播研究——产品品牌、企业品牌报纸新闻标题比较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rrydar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对象是品牌信息化,通过分析2006至2007年,“蒙牛”、“光明”、“达能”、“麦当劳”,4大品牌在我国境内出版发行的4大类、28份报纸的新闻形态来考察品牌新闻形态,探究品牌新闻对品牌传播的价值与意义。进而了解品牌信息通过媒介进行传播的形态,以此来分析产业品牌传播力的研究价值。通过多组数据比较,本文在品牌信息传播上有以下三点的核心概括: 品牌是民生发展的工具。随着媒介的发展和媒介技术的精益,品牌颠覆了传统的消费经验,从而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超经验传播。传统消费以经验作为消费者最好的决策因素。经验曲线表明:传统消费经验需要积累,需要消费者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以不愉快的记忆为代价。品牌的信息化传播对事先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消费者而言,可以为他们的选择提供超经验的帮助。消费者事先在媒介接触品牌信息、了解品牌、产生感性到理性的了解,从而减少了消费行为的不确定性。本文所选择的品牌不但具备了强大的品牌信息化操作能力,也是食品工业领域的佼佼者,是与民生发展息息相关的消费品牌。 品牌信息化的被动性和主动性。品牌信息化传播具有被动性。媒介具有很强的主导权。作为新闻舆论的守门人,媒介是信息的中转站,是信息的处理站,决定着信息的发布与否、发布方向、发布的社会影响、发布的效果。媒介的社会责任,意味着媒介必须承担守望和把关的行为。品牌信息化传播具有主动性。品牌在媒介上有着表现的欲望。虽然媒介是所有品牌信息传播不可回避的中点,但品牌策划者从来没有放弃“化被动传播为主动传播”的努力。品牌信息化主动性一般体现在关系营销(软文)的形式之上。借媒介之地,传播品牌之势。 品牌信息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高竞争力的区域,是品牌信息化“孵化”的一等环境。反之,品牌信息化的过程,带来了市场的繁荣、信息流的交融。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但对于综合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而言,品牌信息化缺乏主动性,媒介对品牌信息重视程度又不高。因此,在不同区域之间,产生了“知沟”的现象。信息化程度、信息量直接影响到区域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其他文献
回顾调查性报道的产生、发展的历史。从历史上的“扒粪”运动,到美国五角大楼、越战的报道,再到普利策设立调查性报道奖项……。  比较、分析调查性报道的定义,并提炼关键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发展,归核化战略已成为企业高度多元化后新的战略方向。我国21世纪初才陆续引进归核化战略理论,对它的研究仍处起步阶段,尤其缺乏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