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现实主义是出现于20世纪的一种文学思潮,通过梦境、自动写作等艺术主张以及弗洛伊德、柏格森等哲学思想的结合,表现出了对于各种思想的兼容性,从而展示了一种独有的精神境界——绝对的反叛,彻底的抗争,合理的破坏,乌托邦式的革命的思想意识。超现实主义文艺流派有一种潜在的嬗变规律:艺术媒介是具体的,则存在着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流派;艺术媒介是抽象的,则不存在着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流派。文学、绘画、雕塑、舞蹈、戏剧和电影六大艺术的艺术媒介的具体性决定了其存在超现实的艺术流派,而音乐艺术的艺术媒介的抽象性决定了其不存在这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流派。这种嬗变规律也全面、合理的解释了“超现实主义音乐”的空白原因。超现实主义的电影同样具有典型的超现实主义特色,同其他艺术流派一样,超现实主义电影主张表达梦境、潜意识、非理性等特色,哲学基础基本都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入手,主张打破传统思想束缚,成为一种新的艺术流派。超现实主义电影大师代表人物仅仅停留在早期刘易斯·布努埃尔、达利、谢尔曼·杜拉克几位导演时期的作品,在其之后则逐渐消亡。超现实主义电影不能成为当今电影的主流的根本原因:电影的艺术媒介特性要求电影是现实的,而超现实主义电影本质内容上展现的却是非现实的。超现实主义电影这一艺术流派虽然并没有发展至今并成为一种主流电影艺术流派,但并不代表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彻底消亡,反而在当代电影艺术中,较多的电影作品的片段中仍会采用超现实主义这一元素来展现。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不再仅仅是20-30年代影像零乱的堆砌与主观诠释,而是试图在一般现实逻辑层面上逐渐合理化,同时超现实主义已逐步成为一种电影修辞手段存在于影片中,从单纯的目的转变为一种手段,作为元素碎片存在电影艺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