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的功能在于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以实现中央银行设定的货币政策目标,无论这一目标是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还是其他,其最终效果与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密切相关。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伴随现代货币经济学的发展与经济周期不断演进。古典经济学倡导自由主义思想,货币政策调控显得多余。20世纪初,在凯恩斯经济学的指引下,西方发达国家摆脱了“大萧条”后世界经济性衰退,创造了“战后经济奇迹”,然而,面对七十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所引发的“滞涨”,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也束手无策。当Kydland&Presccot(1977)首次将“时间非一致性”引入货币经济学领域,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认识似乎又回到了古典经济时代。在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中,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从扩张到收缩不断转换,经济社会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后,各国央行通过采取激进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逐步走出了危机的阴影,但后危机时代即经济新常态下,世界各国货币政策将面临从危机应对向常态化管理转变,如何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又激发内生性发展动力,成为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选择的重要命题。本论文以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扩张型和收缩型货币政策调控的作用机理、中性货币政策的源流,并建立了定力指数框架。其次,对美国、日本、德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历史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经验得失。再次,探讨了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总量调控方式。在定力指数框架下,以1992–2013年的中国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对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结构调控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区间调控向定向调控内涵的扩展。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传统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不足以应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形势。单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显著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单纯紧缩性货币政策又增加经济下行风险;第二、理论与历史经验表明,中性货币政策调控方式能够激发经济内生性发展动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第三、以定力指数为基础,建立新常态中国货币政策总量调控方式,得到了实际数据检验的支持;第四、新常态中国货币政策结构调控方式的内涵从区间调控扩充到定向调控,解决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防止经济下行风险,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论文可能的创新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中性货币政策理论创新。提出中性货币政策操作概念,并探讨其内涵与模型表达式,特别是结合1992年以来的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实践,取得较好的实证效果。二是新常态下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创新,即整体中性,结构定向。发挥中性操作时间一致性的优势,又避免墨守成规,在保持总体中性的同时,应通过货币政策定向调控,精准地解决实体经济发展中的短板问题。三是定向货币政策调控度量创新。构建中性调控指数,度量货币当局在决策参考时所依据的目标偏好、调控方向、力度、频数等因素,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提供决策依据变量。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单纯的中性或非中性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并不能使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实现稳定持续的增长。因此,央行的最优货币政策调控方式,需要考虑整体中性,结构定向的总思路。在中性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下,通过区间调控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通过定向调控补足发展的短板,激发经济的内生活力,为未来经济的强劲复苏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