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的身心状况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心理学的研究上,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虽然身体的衰弱不可避免,但精神上的成熟却会体现在老年期。因此,倡导老后保持身心健康、觉得活着有意义、对生活满足的自我实现就显得意义重大。特别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早在昭和45(1970)年就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平成6(1994)年被称为“老龄社会”。这之后,老龄化比率不断上升,现在已进入“超老龄社会”。现如今,拥有世界第一老龄化人口比例的日本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应对老龄化问题成为全世界人们关注的焦点。经过不断地实践,日本社会找到了一条通过尊重老年人、重视老年人,并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的道路。老年人也响应政府号召利用空闲时间积极参加志愿活动。通过参加各种不同的志愿者活动,不仅打开了退休赋闲在家老年人们封闭的内心,也让他们在老年这一人生阶段上发现了一个新的自己,并开辟了一条新的人生道路,不断地突破自己,实现自我实现。而且,这一做法也与近年国际社会提出的“积极老龄化”的主张相一致。如今,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也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中国与日本同属亚洲,国情上又有相似之处,因此可以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并可以把它作为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一个参考。本论文将以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为理论基础,认为老年人作为志愿者大展拳脚、享受丰富多彩的老龄生活、感受活着的意义就是一种老年人的自我实现。此外,还将在日本老龄化现状的基础上,具体解释说明自我实现以及积极推行老龄志愿者的原因,并指出对我国的重要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