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014年对我国代表性省份进行的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概率预测模型实证研究了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决策的因素,并且深入探讨了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潜在规模和性质,从而对我国是否跨越刘易斯拐点进行判断。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中女性比男性有着更高的外出概率;同时,村外出务工率在2007年和2013年均有很高的显著性,且对外出概率有着正向促进作用;年龄对外出务工概率也存在明显的差异,2007年农村劳动力的年龄越大,外出概率越高;而2013年显示年龄对外出概率存在负向作用。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年龄因素对外出务工的影响,本文还对年龄进行分组。结果表明,2007年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村外出务工率对外出概率的提高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2013年间,受教育水平对15-30岁年龄段人员外出务工的正向促进作用得以显现。说明过去几年中潜在外出务工概率主要通过农村劳动力群体的网络沟通得以提高,而现在对青少年提高受教育水平,则会增加他们外出务工的概率。另一方面,通过Probit预测外出概率结果,笔者还得出2007年和2013年间潜在农村劳动力的规模和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经预测的潜在农村劳动力的规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扩大了约2.5倍。但是年龄因素对外出务工决策的影响重大,因此本文分别以35岁和40岁作为青少年和年长者的分界线。结果表明,2007年和2013年的潜在农村劳动力数量差得以明显缩小,原因可能是潜在农村劳动力存在严重的老龄化现象,并且青少年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的预期不足。其中,若以35岁年龄段为界限,那么2007年潜在农村劳动力的数量约为3400万,而2013年约为3600万,略微大于2007年的数量;若以40岁为界限,那么2007年潜在农村劳动力的数量约为4000万,而2013年约为4700万。总的看来,考虑到年龄因素对外出务工决策的影响后,我国潜在农村劳动力数量并未减少。因此,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我国已经跨越了刘易斯拐点,至少说基于本文的样本研究范围内农村潜在劳动力规模没有出现显著下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