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震危险性评价时,往往是基于现今的地震目录的统计分析,但因地震目录时间短,往往造成强震记录的缺失,而古地震探槽研究往往因事件测年范围较大,限制了其在地震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因此,目前如何准确厘定古地震事件的年龄成了限制利用古地震资料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价的主要问题。川西分布有甘孜-玉树、鲜水河等多条断裂带,全新世以来断裂强裂活动,历史地震古地震多发。本论文在分析整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卫星影像解译,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确定鲜水河断裂带上的折多山和甘孜-玉树断裂上的雀儿山开展了详细的地衣测年研究;通过对两区域内地衣类型整理分析并选定黄绿地图衣为研究地衣种类,通过对两测量点400km范围内的历史地震的整理,7级以上地震在1700年以来记录完整。对两区域进行实地地衣测量;在不同Δx下分别构建其概率密度曲线,再与1700年以来历史地震对比分析,在满足左右7级以上地震均能对应波峰值且有比较好的对应关系时,发现折多山和雀儿山概率密度曲线均在ΔX=0.4mm时达到最佳匹配。通过以上研究,主要得到如下认识:1)分析表明1700年以来7级以上地震均能找到其对应的波峰,当震级小于6.5级时,其均不存在与其对应的波峰。两区域首次波峰值均对应1973年炉霍7.6级地震,表明地衣开始生长时间早于1973年,但1967年炉霍6.9级地震却未存在波峰值,推测可能是由于生长年龄短和震中距造成的数目过少致使概率低。2)震中距小于270km、震级≥63/4级的地震均能产生生长地衣的滚石事件,而震级≥63/4级的地震均为发生而7级以上地震震中距小于430km时才能产生滚石事件。3)用回归分析发得出两测量点的生长曲线,折多山黄绿地图衣生长速率为(0.07561 ±0.00088)mm/a,雀儿山生长速率为(0.07284±0.00191)mm/a;对1700年以来地震对应的波峰值,用速率可以得出其年龄,我们发现其与真实历史地震之间的差距在±1Oa之内,表明地衣测年在古地震事件定年上具有很高的准确度。4)用近2000年的探槽古地震年龄与概率密度曲线对比,认为折多山曲线上波峰在探槽古地震段均有对应,而雀儿山400km内仅在鲜水河和甘孜-玉树上有过古地震段,1700-1535 AD、1030-831 AD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波峰值,但是却并未在以上区域内主要活动断裂上找到相对应的探槽古地震事件。而反观鲜水河、甘孜玉树1700以来的历史强震,均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而1700-1535 AD、1030-831 AD却并未有记载的强震表现,表明川西地区古地震古地震记录存在明显的缺失,其原因可能是:(1)一些活动构造未被发现;2)探槽古地震事件的地震记录不完整;3)一些活动构造中缺少古地震研究。5)对于1700年以前的历史地震,有记载的有1536年西昌7 1/2级地震、1515年云南永胜73/4级地震、1327天泉7级地震,814年西昌7级地震均在地衣直径概率密度曲线上找到与其对应的波峰,这表明用地衣测年来精确限定探槽古地震年龄的有效性6)地衣直径概率密度曲线均保持着较好的连续性,表明川西地区00年来强震的多发性,发生大于6.5级地震复发间隔约为15年。另外,从地衣直径概率密度曲线获得的强震活动性分布来看,地震活动存在时间上的不均一性,存在明显强震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的特征。7)折多山、雀儿山的气候环境与生长速率的差异,综合前人对黄绿地图衣的研究,认为温度和降水确实会影响黄绿地图衣的生长速率。同时在川西地区,黄绿地图衣生长速率在误差范围内是大致相同,为0.07284-0.07561m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