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病毒性脑炎磁共振成像及其他辅助检查的回顾性分析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fe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病毒性脑炎(VE)的脑脊液(CSF)、脑电图(EEG)特点、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探讨其对V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80例VE住院患者的CSF、EEG、DWI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重新测量VE病灶的ADC值。同时收集150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其年龄、性别构成比与VE患者一致,ADC值的测量位置与VE患者的测量位置保持一致。结果(1)CSF检查:所有VE患者在入院第1周进行CSF检查,其中白细胞数增高68例,以淋巴细胞为主,压力增高32例,蛋白增高30例;治疗后病情好转第10~14天时复查CSF, 5例CSF白细胞数未见好转,治疗3周时5例再次复查CSF,3例CSF白细胞数恢复正常,仍有2例白细胞数未恢复正常。(2)EEG检查:49例VE患者入院后进行EEG检查,其中异常41例,正常8例。异常患者中,轻度异常23例,中度异常18例,无重度异常。治疗4周后病情好转6例中度异常患者复查EEG,其中4例变为轻度异常,2例无明显变化。(3)磁共振成像(MRI)及扩散加权成像检查(DWI):VE颅内发现病灶31例,分别分布在额叶、颞叶、侧脑室旁及基底节-丘脑区等部位;病灶在D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27例,高信号4例,测量不同病灶部位的ADC值;其平均ADC值分别为(1.12±0.09)×10-3mm2/s、(1.11±0.08)×10-3mm2/s、(1.08±0.06)×10-3mm2/s及(1.14±0.08)×10-3mm2/s;颅内无病灶49例,测量与VE病灶相对应部位的ADC值,其平均ADC值分别为(0.799±0.01)×10-3mm2/s、(0.808±0.02)×10-3mm2/s、(0.789±0.01)×10-3mm2/s及(0.779±0.01)×10-3mm2/s;测量正常成人与VE病灶相对应的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其平均ADC值分别为(0.797±0.01)×10-3mm2/s、(0.802±0.01)×10-3mm2/s、(0.787±0.01)×10-3mm2/s及(0.776±0.01)×10-3mm2/s。统计分析结果表明,VE病灶的平均ADC值明显高于无病灶VE和正常成人的平均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VE病灶的平均ADC值在发病7天内为(1.11±0.03)×10-3mm2/s,8~30天为(1.11±0.01)×10-3mm2/s,均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平均ADC值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VE的CSF白细胞数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多轻中度升高,糖及氯化物可无明显异常。(2)VE的EEG检查异常率高(83.7%),对其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EEG正常不能完全排除VE的诊断。(3)本研究中VE患者进行MRI及DWI检查后常见病变部位是颞叶、额叶、侧脑室旁、基底节-丘脑区,其中以颞叶多见。(4)VE的颅内病灶于DWI图像上可呈等或稍高信号;且ADC值较对侧正常脑组织及正常成人脑组织的ADC值升高,对VE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治疗46例恶性肿瘤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体力状况、肿瘤标志物、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以及回输过程及回输后的不良反应,初步评价CIK在肿瘤综合治
新时期下,对报社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为了提高档案利用率,应实现信息技术和报社档案管理的有效结合.本文主要针对新时期下报社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从档案管理要求出
国际性的特别会展活动,比如奥林匹克运动会,经常会吸引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全球观众,使各个团体融聚一堂.众所周知,此类特别活动不仅能给举办方和参与方带来巨大的利益,还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