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联合国维和行动也空前活跃,但成功与失败并存。研究冷战时期和冷战后的维和行动,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更好地发展和对中国如何更好地参与维和行动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冷战时期联合国先后在塞浦路斯、黎巴嫩和刚果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了13项维和行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塞浦路斯和黎巴嫩维和行动取得了成功,而历时4年的联合国刚果维和行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冷战结束以后,整个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维和行动也呈现出比冷战时期更活跃的态势,期间联合国在纳米比亚、柬埔寨和索马里等国家和地区共开展了48项维和行动。其中在纳米比亚和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的维和行动取得了成功,而在索马里的维和行动却遭遇了重大挫折。通过对冷战时期和冷战后联合国实施的维和行动总结分析可以看出,冷战后由于国际环境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导致维和行动成功和失败的因素也增多了。但是,其中有三点是与冷战时期的规律不谋而合的。因此,纵观维和行动历史,维和行动取得成功都遵循了当事国的同意、保持中立和公正、不依靠武力进行强制维和的三点规律,而违背了这些规律,都基本导致了这两个时期的维和行动以失败告终。对比研究两个时期维和行动成败的规律启示我们:面对新的世界环境,在当前联合国维和行动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因中立性和非强制性等维和行动原则开始发生动摇而导致部分维和行动难以有效开展的情况下,联合国应借鉴冷战结束前后维和行动成功的主要经验,吸取维和行动失败的教训,继续坚持当事国同意、保持中立和非武力三原则不动摇,才有可能使联合国在维和行动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同样对于我国,也应借鉴维和行动成功的经验,即在坚持维和行动三原则的基础上,有选择地积极参与,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实现中国的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