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琴艺术的发展大约有四百多年历史,改革开放以后,民族乐器加快了发展的脚步,无论从作品创作还是到理论研究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本文站在中国传统音乐背景下,首先从黄河先生艺术生涯和创作思想的形成入手,对黄河先生的音乐创作风格进行叙述、梳理和分析,并提炼黄河先生在创作思想和审美取向,探究黄河先生作品的创新点,进而充分体现黄河先生在传承并发扬中国.乃至世界扬琴艺术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和巨大贡献。其中笔者根据题材不同将作品分为少数民族风情篇、讴歌自然抒情篇和借古赞今气节篇三个类型,每个类型列举几首特点突出或者意义深刻的作品进行解析。少数民族风情篇主要以作品《拉萨行》、《金色牧场》和《天山诗画》为代表,讴歌自然抒情篇主要以作品《黄土情》和《川江韵》为代表,借古赞今气节篇主要以作品《离骚》、《黄梅随想曲》为代表,从作品的曲式结构、表现手段和情感把控三个大方面进行阐述,试图将黄河作品的题材特点表述清楚,在此基础上能为以后学习者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另外笔者在总结分析黄河移植改编作品中,通过列举、解析和归纳等手段把这类作品的题材、表现手段以及风格特点逐一展现出来。笔者对黄河创作过程中所创新的新技法也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求对黄河音乐作品演奏有一个更全面的把握。最后通过作品《天山诗画》诠释了笔者对演奏黄河作品应该具备的理念,通过作品《黄河扬琴练习九十九首》加深了对黄河作品演奏技术的全面认识。笔者通过对黄河先生扬琴音乐创作风格的探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主要创新点:一是对黄河先生扬琴音乐作品从风格特点上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是探索了黄河先生扬琴音乐创作风格的形成过程。三是提炼了黄河先生扬琴音乐的创作思想。四是为后人怎样理解黄河先生的作品以便更好地把握其作品总结了一些自己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