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对象是明末清初的虞山诗学。论文结合具体的文化环境,论述了虞山诗学由产生、兴盛走向衰败的历史过程。通过对其发展轨迹的细致考索,凸现出不同阶段诗论群体的显著特色,从而揭示出虞山诗学的整体特征与发展中的基本规律。
虞山诗学兴起于明末,自有其特定的文化动因。一方面,明末思想界向传统回归的主潮,构成其勃兴的历史契机。另一方面,虞山丰厚的地域文化传统如源远流长的古学精神、兴盛不绝的藏书刻书风气以及书、画、琴等多种艺术门类的发达为诗学的生长营建了一个颇具特色的文化圈,并从不同侧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诗学的进程。
论文沿着历史的脉络,将明末清初虞山诗学的发展划分为天启至顺治初、顺治中至康熙中叶以及康熙中后期三个阶段,分段梳理了不同时期虞山诗学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对于虞山诗学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如钱谦益、“二冯”(冯舒与冯班)、钱陆灿、陈瑚等人的诗论进行了重点探讨,既包括诗学基本问题的充分阐释,也注意密切结合虞山诗学的宏观背景来论述个别诗家的地位与作用。如对钱谦益诗学体系的研究,比较侧重于其内在诗学路径的梳理,将重要的命题还原至“通经汲古”的学术体系中去,旨在分析诗学话语生成的内在逻辑理路。在钱谦益与虞山诗学的关系上,比较关注其特定的批评态度以及理论与创作的实绩带给虞山诗学的深远影响。另如对“二冯”等人诗论的研究,也是在虞山诗学的总体背景下逐一展开的。
虞山诗学于明末清初成为左右全国诗坛的重要力量,不仅表现出有别于其它地域诗学的整体品格,而且内在制约着整个诗学的演进过程。通观虞山诗学的演进历史,总体表现出由“破”至“立”的批评意图,复返“诗道”的理想追求以及力图融通性情、学问与世道的诗歌境界,这对于完成明清诗学的转变,构建新一代诗学风气发挥着积极影响。对于地域传统在虞山诗学发展中之作用以及“虞山派”的相关问题,本文亦提出论点并予以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