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问题日益成为政府部门工作的重点,规划部门也顺应了这一趋势,从单纯的城市管理走向城乡一体的管理模式。现有的乡村规划管理制度借鉴并简化了城市规划管理的“两证一书”的审批管理模式,采取以“乡村规划许可证”为核心的管理制度,然而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农村自建房的管理困境呼唤着新的管理制度,而这有赖于对政府管控和农村自我管控的细致调研。本次调查研究基于对青塘村这一微观案例的详细田野调查,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由于城边村与城郊村面临迥异的发展现状和问题,选取了更有代表性的惠州市远郊村作为研究对象。希望本次调查研究能为广东省同类型村庄自建房管理提供借鉴。本文先阐述了惠州市农村自建房建设与管理的背景,包括区域时代背景以及制度背景。区域时代背景包括从改革开放后惠州市的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和惠州市农村发展建设的现状与困境.这一快速城市化过程促进了农村发展,也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农村自建房建设需求也随之加大,同时惠州市近郊村和远郊村出现了不同的发展困境。制度背景包括国家、广东省和惠州市有关农村集体土地和自建房报建的相关法律制度。上述制度是了解惠州市乃至我国各地农村自建房问题的基础,也是理解其农村自建房建设与管理的重要背景。第四章从政府层面分析现阶段管控制度和执行困难。主要从管控的目标、制度和基层的制度实施两个角度分析农村自建房管理制度的矛盾,发现农村自建房管理的目标和制度并未切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政府从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和“提升农村风貌”这两个主要的目的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然而对基层规划管理者的访谈反映出基础管理面临着管理经费和人员不足、报建管理制度不完善和宗族力量凝聚增加执法难度等问题。农村层面,以惠城区青塘村作为案例,分析农村住房建设的历程、建设需求、“建房规矩”和“违建分析”。认为远郊村建设需求主要以情感需求和改善居住环境需求为主,传统农村作为一个熟人社区,有其自我约束手段,并在宅基地分配、层高、间距等方面都有默认的村规民约。基于上述宏观背景、政府和农村三个层面的分析,提出惠州市农村自建房建设与管理的困境在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历史层面,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促进了惠农村自建房建设需求的快速扩大;从管理层面来看,惠州市农村规划及建设管理的部门职能(包括纵向与横向)尚未理顺,并沿用了城市规划管理制度,增加了制度落实的难度;农村现实层面,农房建设有其内在的约束力和规矩,并非完全无序,农民在建房过程中面临“乡土规矩”和政府管控的双重规矩,并选择了“违建”这一方式与政府进行利益博弈。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两点建议和意见:一是政府应调整其对农村的认识,加强农村社区建设,让村庄自我治理。二是政府应加强农村自建房的底线控制,保护基本农田,通过消防间距控制等方式简化远郊农村的村庄规划管理,简化许可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