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f the Ambivalence in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in The Bonesetter's Daughter Throug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shine1116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恩美是美籍华裔的著名女作家,在中国也享有盛誉。她33岁才开始创作她的第一部小说《喜福会》,其一经出版便引起强烈反响,引起巨大轰动,自此奠定了谭恩美在美国文坛的地位,也为华裔作家树立了榜样。谭恩美的成功引起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其创作风格也日臻成熟。而她的另外一本著作《接骨师之女》有着极其浓厚的自传风格。谭恩美在《接骨师之女》中将复杂曲折的母女关系进一步深化,以三代母女的不幸以及微妙的母女关系为主线,凭借对旧时代记忆的生动刻画以及古今故事的巧妙转换,给人以全新的立体式阅读感受,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选择《接骨师之女》这部著作作为研究文本,与其他作品的研究方向不同,本文拟对作品当中的母女关系进行精神分析。本文旨从心理学角度结合雅克·拉康提出的“镜像理论”来对《接骨师之女》中的母女“矛盾情结”进行分析。这两个理论都属于精神范畴,也被广泛应用到文学研究之中。这两种理论的结合是崭新的、有益的尝试。通过对作品当中的母女关系分析,发现有许多的原因造成母女之间的冲突,比如由于母女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交流障碍,更重要的是对自我身份认识的缺失。通过“镜像理论”分析,女儿是把母亲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来认识到自我身份。但在身份寻求的过程当中,女儿还是经历着既向往又排斥的“矛盾情结”。
  本论文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作家谭恩美的生平、著作,文献综述以及论文写作的意义。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主要阐释了心理学领域的两个重要的概念:雅克·拉康提出的“镜像理论”以及心理学理论“矛盾情结”。第三部分为第二章,介绍分析了《接骨师之女》中母女关系的矛盾冲突和原因,及作者谭恩美的生活经历对于作品的折射。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第三章,阐述了母女关系重建的历史、文化根源及母女自我身份重建的过程。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结论,指出“镜像理论”与“矛盾情结”相结合的价值和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伴随改革开放,中国社会进入急速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兴起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新问题和新矛盾。这些是传统法律部门力所难及的,这正是社会法产生的必然之所在。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跨国公司陆续进军中国市场,使得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化,促使中国社会法国际化发展进程,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法的英译文本的研究也就显得格外重要。非谓
期刊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