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评估模型在某焦化厂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xin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ICMM)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以及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两种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在焦化企业的适用性,为相关标准或规范制定以及职业危害的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国际采矿和金属委员会(ICMM)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以及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按照模型方法要求对焦化厂进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及资料,应用选取的两种模型对焦化厂进行职业危害因素风险评估,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收集焦化厂作业人员在岗期间的健康体检资料,与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两种模型结果的准确性并评估模型在焦化企业的适用性。结果ICMM模型定量法评估结果显示:输煤皮带巡检工接触粉尘以及噪声为不可容忍风险,圆盘工接触噪声为不可容忍风险,输焦皮带巡检工接触粉尘和噪声为不可容忍风险,振动筛巡检工接触粉尘和噪声为不可容忍风险,交换机工接触噪声为不可容忍风险,泵工接触噪声为不可容忍风险,调火工接触苯为不可容忍风险,冷凝巡检工接触噪声为不可容忍风险,吸气机巡检工接触噪声为不可容忍风险,脱酸巡检工接触噪声为不可容忍风险,洗涤巡检工接触噪声为不可容忍风险,粗苯巡检工接触苯和噪声为不可容忍风险,油库值班工接触苯、甲苯以及噪声为不可容忍风险,加压站操作工接触一氧化碳为不可容忍风险,污水处理巡检工接触噪声为不可容忍风险,化验员接触苯为不可容忍风险,其余岗位接触危害因素均为可容忍风险或潜在风险。矩阵法评估结果显示:输煤皮带巡检工接触粉尘和噪声为高风险,输焦皮带巡检工接触粉尘和噪声为高风险,振动筛巡检工接触粉尘为高风险,交换机工接触噪声为高风险,泵工接触噪声为高风险,调火工接触苯为高风险,冷凝巡检工接触噪声为高风险,洗涤巡检工接触噪声为高风险,吸气机巡检工接触噪声为高风险,脱酸巡检工接触噪声为高风险,粗苯巡检工接触苯和噪声为高风险,油库值班工接触苯和甲苯为高风险,加压站操作工接触一氧化碳为中等风险,污水处理巡检工接触噪声为高风险,化验员接触苯为高风险。其它岗位危害因素均为无风险或低风险。指数法评估显示:输焦皮带巡检工接触粉尘为中度危害,推焦车司机接触硫化氢、一氧化碳和噪声为中度危害,接触苯为高度危害,拦焦车司机接触一氧化碳和苯为中度危害,装煤车司机接触苯为中度危害,熄焦车司机接触苯为中度危害,出炉工接触苯为中度危害,上升管工接触苯为中度危害,交换机工接触苯为中度危害,炉盖工接触苯为中度危害,泵工接触苯为中度危害,中控工接触苯为中度危害,调火工接触苯为高度危害,热修工接触苯为中度危害,冷凝巡检工接触苯和噪声为中度危害,洗涤巡检工接触苯为中度危害,吸气机巡检工接触苯为中度危害,脱酸巡检工接触苯和噪声为中度危害,粗苯巡检工接触苯为高度危害,接触噪声为中度危害,油库操作工接触苯和甲苯为高度危害,中控工接触苯为中度危害,掺混站操作工接触苯、萘、一氧化碳和噪声为中度危害,加压站操作工接触一氧化碳为高度危害,接触苯为中度危害,污水处理巡检工接触噪声为中度危害,化验员接触苯为高度危害,接触氰化氢为中度危害,其它危害因素均为轻度危害或者无危害。结论ICMM模型可应用于焦化厂风险评估,但是不适用于苯的风险评估;ICMM模型定量法容易出现高估现象,矩阵法较为准确;指数法可应用于焦化厂风险评估。图1幅;表20个;参105篇。
其他文献
<正>问:IEC 60335的哪个标准可用于测试下面这种产品(见下图)?有意见考虑IEC 60335-2-12保温板和类似器具的特殊要求,但有一种说法是该标准不适用于由柔性材料(如织物)制成的
全球化时代频出的社会灾难、经济灾难、生态灾难、自然灾难,呼唤着一种灾难美学。世界美学(包括中国、印度、西方)之悲的类型体系的演化为美学的灾难类型准备了基础,电影的灾
随着院校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院校相继开展电工电子技能实训课程,以巩固提高学员的综合实践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均凸显出一些不同程度上的问题,所以实训课程的改革对于
笔者研究了蒲螨对松大蚜、苹果蚜、栾多态毛蚜、桃粉蚜、国槐蚜虫等半翅目蚜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蒲螨对松大蚜、苹果蚜、栾多态毛蚜、桃粉蚜4种蚜虫的控制效果较好,寄生4
固定剂量复方制剂或复方药品是多活性组分固定剂量制剂,其目的是利用药物相互作用的有益因素改善和提高药物的整体治疗效应。复方药品研发目前已成为突破药物研究瓶颈的新出
文章主要研究了肖邦钢琴作品的抒情性。本文首先分析了肖邦钢琴作品的类型及其抒情性,从肖邦钢琴作品内容出发,深入挖掘了其作品的抒情风格及特色;其次,在上述基础上结合相应
采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及数理统计法,以海淀区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训练人员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探讨蛙泳教学中的专项体能训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