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用学的一些原理对语言现象和翻译现象都有着强大的解释力和指导意义,本文在梳理语用学的几大原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关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各原则优势的基于关联理论的语用推理机制,并把这个机制放大处理,应用到具体语言和翻译现象的解释上去。 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和研究翻译问题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语用研究和翻译研究有着很强的“关联”,两者都涉及认知角度考察语言的使用问题,翻译往往有个语用层次问题,而语用学可以帮助说明翻译中比较复杂的语言问题和比较敏感的文化问题。本文借助于语用学原理,尤其是关联理论的强大解释力,以综合了语用学各原则优势的语用推理机制来考察文化负载厚重的修辞格的构造和翻译问题,考察的文本为《红楼梦》及其两个英语全译本中的三种修辞格—歇后语、委婉语和仿词。之所以选择《红楼梦》作为考察对象,是因为《红楼梦》不光语言优美,而且文化内涵丰富;之所以选择这三类修辞格,是因为这三类修辞格在构造上有典型意义,有助于举一反三,而且数目相对比较确定,有助于进行比较透彻比较完备的研究。通过对这三种修辞格的翻译实例进行“穷尽式”数据分析和“关联性”归类整理,层层深入地逐渐形成修辞格构造和翻译过程的基本框架。 根据违反合作原则的准则的情况,歇后语的构造可以分为三大类:违反质的准则的歇后语、违反量的准则的歇后语、违反方式准则的歇后语。在此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歇后语翻译的几类情况:不违反合作原则的歇后语的翻译、违反质的准则的歇后语的翻译、违反量的准则的歇后语的翻译、违反方式准则的歇后语的翻译等。结合具体例子的分析点评,对歇后语翻译的有关情况进行总结,并提供可行性办法。 委婉语是礼貌和合作的矛盾统一体,是为了礼貌起见而违背合作原则的语言和文化现象。委婉语在构造上采用距离原则和相关原则的适当平衡的办法,通过违反合作原则的质、量、关联和方式准则达到含蓄礼貌的交际效果。通过对《红楼梦》十个单字死亡委婉语及其翻译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由于汉英礼貌需要和习惯的不同,在人际交往中会采取不同的礼貌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根据翻译目的、读者需要、译文习惯等而采取合适的礼貌手段。 关联理论对仿词的构造和翻译具有独到的解释力。根据“关联”这一尺度,仿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