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革行业是中国轻工行业中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中国皮革工业的快速发展,制革工业废水处理引起广泛关注。传统皮革工业废水的处理工艺主要是物化-生化法,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受制革工艺约束,制革废水存在着水量水质波动大,污染物浓度高,易受到铬和硫化物的毒性干扰等问题,另外,有机氮分解导致氨氮集聚和气候变化等不利因素对处理系统的影响也较大。在实际的运行中往往都存在着工艺运行不稳定、生化处理单元效率低导致出水不稳定尤其是氨氮难以稳定达标排放,随着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优化的高稳定性组合物化-生化-深度处理法将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主要研究了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等工艺的效率提升与优化组合,得出了比较满意的组合方式和优化的工艺运行参数。选用二次絮凝沉淀方式的强化预处理提高对总铬和硫化物的去除能力,选用预沉+反应沉淀工艺投加FeSO4除硫的同时进行第一次絮凝反应,预沉池进水端投加阴离子PAM实现助凝加速沉淀,随后投加PAC二次絮凝,实验表明该工艺组合起到了减轻后续工艺的处理负荷的作用,尤其是对总铬和硫化物的去除率高达90%左右。整个系统分四步启动系统,强化硝化反硝化能力。优化运行,缩短停留时间,同时选用在生化池内投加粉末活性碳的PACT法工艺等方式强化生物处理的效果。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高达90%左右,尤其是脱氮率达到95%左右。三是合理组合分项工艺,利用碱性废水处理含铬废水,出水端选用深度处理工艺提高运行可靠性。试验证明,该组合处理工艺运行效率与可靠性都优于一般皮革废水处理系统,在经济可靠地基础上能够满足《山东省海河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675-2007)二级标准限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