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观察维库溴铵靶控输注与持续静脉输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 例择期全麻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靶控输注组(T 组)和持续静脉输注组(B 组)各20 例,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0.01mg/kg,芬太尼2~3μg/kg,异丙酚采用TCI-I 型注射泵动态靶控程序计算诱导量和维持量,设定靶浓度为3.0μg/ml,苏醒浓度为1.0μg/ml,待病人意识消失后启动肌松监测仪,刺激电流60mA,间隔14s,频率2Hz。TOF 方式定标T1/Tc=100%,术中以T1/Tc 为肌松指标和反馈指标,设定肌松水平为T1/Tc=25%。间断静注芬太尼0.05~0.1mg 维持麻醉。B 组静注维库溴铵0.1mg/kg 进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机械通气,以TCI-I 型注射泵的恒速输注功能以2μg/kg.min 的速度持续泵注,肌颤搐维持在25%以内, 直至关腹膜停药。T 组启动该泵设置的维库溴铵动态靶控输注程序,起始效应部位靶浓度为0.5ug/ml 待T1/Tc=5%时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机械通气,维持肌松水平T1/Tc=25%以内,期间靶浓度在0.15~0.2μg/ml 之间,直至关腹膜停药。术毕20 分钟呼吸空气SPO2 不能维持在94%以上,不能达拔管指征的予以新斯的明0.01 mg/kg 拮抗。结果在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及保持麻醉深度一致的情况下,两组病人术后需要追加拮抗药的例数、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及术毕至拔管时间有差异。两组病人维持肌松水平期间用药量和总药量无差异。结论靶控输注维库溴铵可以较好地维持肌松水平的恒定,在麻醉深度一致的情况下肌松效果优于持续静脉输注的给药方式,术后呼吸恢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