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瓦窑堡油田中山川油区位于陕西省子长县境内,中山川油区延长组处在安塞-子长三角洲之上,长6期是三角洲建设的高潮期,油藏具有低孔、低渗、低含油饱和度的特点,勘探开发难度较大。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瓦窑堡油田,油层渗透率低,地层能量低,开采难度大。而国家对石油需求量逐年增大,生产任务也越来越艰巨,为了提高油井单井产量和油藏采收率,釆油厂近年来开始实施注水开发,通过人工补充地层能量来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目前,鄂尔多斯盆地储层多数为低渗—特低渗储层,这类储层主要表现为物性差、单井产量低、递减快、天然能量有限、储层孔隙类型及成岩作用复杂,如何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这类储层,是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论文以中山川油区长2油层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研究该区注水方案部署进行,设计钻井采油工艺。针对低渗透油藏的基本地质开发特征和国内外的技术研究现状,以及长2低渗透油藏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长2储层特征研究,描述储层构造特征,研究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岩石学特征、裂缝、孔隙结构特征及非均质性特征。对研究区油藏特征进行油藏压力分析、温度类型、砂体厚度分析,对储量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了完善油水井定点地层压力监测系统、注水区油井动静液面监测系统、油井含水率定点监测方案。对目前井区生产形式进行分析与评价,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部署开发方案,确定合理压力界限及注水量,评价水驱控制程度与水驱效果,进行方案动态预测等一系列注水区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