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固氮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氮的主要来源。固氮生物分为自生固氮、共生固氮和联合固氮三大类。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植被主要是由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等组成,在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林冠层中,存在着大量的苔藓等附生物,缺乏广泛分布的共生固氮高等植物。我们的研究目的是验证该生态系统中附生物是否存在固氮能力。我们用乙炔还原法对附生物是否有固氮能力进行了验证,发现固氮能力是广泛存在的,然后对附生物固氮能力变化范围进行了推测。通过预备实验,在建立标准曲线后,确定了培养瓶内加入的乙炔量以及培养时间等乙炔还原法测定的主要要素,为应用该方法测定附生物固氮能力奠定了实验基础。实验数据表明,附生物的固氮能力变化是不规律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可以在几天内出现几个高峰,我们选择测量一个长时间段内乙烯平均生成速率,这样能更准确地反映固氮酶的真实固氮活力。在干季和雨季分别对上层和下层林冠的附生物的固氮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附生物的固氮能力在干雨季不断变化,随着在林冠所处不同的高度而异。雨季长期的降雨和干季长期的干旱都会导致固氮能力的下降。经历长期干旱接近风干状态的附生物丧失固氮能力,但湿润后重新出现固氮能力。水分是影响固氮能力的关键因素。在所测试的附生物种类、不同宿主树木之间固氮能力无显著差异。本研究还应用15N自然丰度法来测定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林冠附生物的固氮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在干季和雨季的两次测量中,不同样地、不同采样层和不同样木对δ15N值均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参照植物等原因应用该方法难度较大。根据乙炔还原法所测定的结果,除去干旱情况下固氮能力太低接近零,观测期内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林冠附生物的乙烯生成速率变化范围在6.95×10-7 ml/g/h-5.63×10-5 ml/g/h之间,固氮能力在0.027-2.24 kg/ha/year之间。采集的林冠附生苔藓植物样品经过物种鉴定,发现了39种苔藓植物,高于该地区已报道的物种数37种,说明样品中包含了该区大部分的附生物物种。本研究结果表明,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林冠附生物具有较强的生物固氮能力。该发现将为今后探索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氮源及氮循环提供一新的研究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