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公共服务的概念起源于二十一世纪,这一概念一经出现,便在国内国外的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非常考验一个国家的综合能力,所以各国政府都将公共服务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工程加以扶持,我国政府最早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那么如何将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到实处,同时又不浪费社会资源,让公共服务可以接触到更多更全面的社会群体已然成为了政府不断创新和开展公共服务的重点。我国政府和公共机构稳步而扎实的推进了服务的均等化,使得目前我国的公共服务水平有着显著的提高,人们公共服务意识也越来越强烈,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及时性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我国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由公共服务衍生出来的体育公共服务部分在社会成员中也越来越受关注。随着全民健身时代的来临,以社区为单位的体育公共服务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同时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质量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基础工程,也是加快建设城市文明的重要举措。 本论文以北京市XX街道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为研究对象,把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要素进行梳理与归纳,并且确认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问卷以及实际走访得到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基础数据,描述了北京市XX街道社区体育公共健身设施与场地体现的体育公共服务,在现阶段涉及到哪些存在的问题,通过公共服务的理论和知识,并结合目前XX街道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四方面完善XX街道社区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第一,根据我国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及相关法律规范,把XX街道打造成增强国民身体素质的基础单元,将体育公共服务的工作推向更深处,将体育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最大化。第二,政府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投资是其发展的基础,同时应当引导民间投资体育公共服务事业,促进体育基础服务产业化。第三,宣传在全民健身计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当重视对体育文化的建设作用,强调体育符号对人们的引导作用。第四,体育公共服务的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建设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体育公共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