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翻译中的“顺应因素”研究

来源 :译苑新谭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anrenlao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模式,它不仅有一般文学翻译的特点,还受到电影技术层面和观众接受等各种因素的限制。面对这一系列限制因素,字幕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如何去进行语言的选择,需要从哪几个层面去进行语言的顺应,以及在每个层面上具有哪些需要去顺应的因素,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然而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字幕翻译兴起的时间较短,至今还没出现系统的、较为完整的字幕翻译理论。虽然很多学者都曾研究过字幕翻译过程中需要去进行顺应的若干因素,例如声音信息、图像信息、时间限制、空间限制、语言语境关联、语言结构客体、演员特征、观众接受以及文化差异等等,但大多数学者都只是对其中的某个或者几个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而不是综合性地就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去顺应的几个层面进行概括和总结,并针对每个层面上译者需要去进行顺应的具体因素作出系统性的研究和探讨。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本文作者试从顺应论的视角,就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去考虑顺应的五个层面进行综合性的概括,并系统性地研究和探讨在各个层面上,译者需要去进行顺应的具体的若干因素。为了方便研究,本文作者试引入一个新的术语“顺应因素”,即在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去进行顺应的若干因素的总称。作者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通过对电影的定义、特征以及著名翻译理论家Mona Baker对影视构成要素的划分等内容的分析、概括和总结,得出了以下结论:在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进行五个层面的顺应,即声音、图像、剧本、文化和观众;以及在每个层面上具体的“顺应因素”如下:a.声音层面:时间限制、声音信息b.图像层面:空间限制、非字幕物象信息、演员特征信息c.剧本层面:语言结构客体、语言语境关联d.文化层面:文化禁忌、文化认同e.观众层面:观众接受
其他文献
(2005年5月23日,北京)全球开放设备网络供应商协会(ODVA)及其重要会员全球领先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Rockwell Automation)日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
新常态下中国贸易出现了变化,关税税率下调,对外贸易的环境恶化,外贸企业遇到了新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抓住进口产品结构调整,绿色环保、跨境电商和"一带一路"战略等
本文旨在进一步促进《水浒传》翻译研究的发展。虽然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水浒传》的英译进行了研究,但尚有不足之处。本文特别对其熟语翻译进行了研究,其中为了加深以及
围绕眼球周围的组织统称为眶周结构,位于面中部。随着年龄的增长,眶周会较早地出现各种老龄化改变,这是面部注射填充的常见部位。眶周注射的主要目的是使面部年轻化,通过对眶周一
除了人类之外,绵羊也很聪明。$$ 除了人类之外,绵羊也很强大。$$ 你玛尔瓦,圈中的绵羊,$$ 你应该在沟壑中跳整整九次,$$ 在奔驰中飞快地跑整整九次。$$ 所以,从今日
报纸
前景化概念源于绘画艺术,前景化是为了吸引观者的注意,从而达到期望的某种艺术效果,其他的人或物则构成背景。本文综合论述了语言前景化理论的发展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于该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