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中国P2P网贷行业进入合规发展阶段,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海量数据建立并完善自己的风控体系,为借贷双方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是下个十年网贷行业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而信息不对称则是P2P网贷平台建立并完善风控体系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我国缺乏个人有效信用体系,为了缓解借贷双方存在的严重信息不对称情况,我国的P2P网贷平台在借款者的信用审核和信息披露上,承担了更加重要的责任。平台需要根据借款者提供的所有信息进行信用审核,评定信用等级,把控信用风险。而只有通过平台审核的借款标的信息,才会被披露在平台上,供投资者选择。在这一阶段,平台已经极大地帮助投资者降低了借款风险。而对投资者而言,投资者既需要通过平台披露的借款标的信息识别借款风险,也需要根据平台的风控能力挑选平台,来规避平台风险。因此,如何根据借款者信息进行信用风险识别,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是网贷市场两方决策者----平台和投资者,都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国内某大型P2P网贷平台----A公司,2010年至2015年的交易数据,从借款描述的语言特征角度出发,探讨了借款描述的语言用词特点和语言长度对借贷行为的影响。本文将借贷行为分为审核者行为和借款者行为。对审核者行为进行研究的原因,本文在数据准备部分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语言用词特点和语言长度对审核通过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语言具体程度、语言情感积极程度与审核通过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语言难读程度、语言长度与审核通过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但考虑到语言长度与审核通过率可能同时受到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比如,借款者对待借款描述的态度是否认真既会影响语言长度,也会影响审核者行为。因为借款描述一般都有字数要求限制,部分借款者会利用各种各样的符号来凑字数,已达到字数要求。因此,本文引入了借款描述的符号占比来作为借款者的敷衍程度的代理变量。加入敷衍程度的代理变量后,结论仍与前面一致,敷衍程度本身与审核通过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⑵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了语言用词特点和语言长度对如约还清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语言具体程度与审核通过率呈显著正相关,语言难读程度、语言长度与如约还清率呈显著负相关。而语言情感积极程度与如约还清率呈显著负相关,这与本文假设相反;同样,借款者的敷衍程度会影响借款语言长度和如约还清率。因此,加入敷衍程度的代理变量,得到的结论仍与前面一致,敷衍程度本身与如约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⑶将语言特征对审核通过率和如约还清率的回归结果两相对比。本文发现,审核者能够通过语言的具体程度、难读程度、语言长度识别风险,当语言长度要求降低后,审核者能更好地筛选出风险水平低、更高质量的借款者。而语言中包含的积极情感的词汇可能存在迷惑行为,审核者可能认为借款描述中体现积极乐观的借款者还款能力及意愿更强,而实际上这部分借款者的真实风险水平高,可能为故意表达积极情感,来迷惑审核者和投资者,以增加获得借款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