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剩余资金的配置,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当前,利息收入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资金所投放对象的经济效益,因此信贷资金的分布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从而影响到银行的效率。高盛报告也显示,2013中国信贷总规模预计增加为GDP的240%,而且目前还在加速增加,意味着信贷投放对经济的增长的推动作用正在不断减弱,也就是说大量的社会融资其实并没有投入到实体经济当中,中国的信贷泡沫可谓是史上罕见,而2013上半年银行出现“钱荒”使中国银行业的信贷过快增长,信贷结构不合理症状凸显。基于风险因素和不良贷款约束下,本文采用非期望SBM模型和共同边界Malmquist-Luenberge生产率指数来测度我国上市16家商业银行2007-2012年的效率和生产率,得出结果: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差异逐渐缩小,2008年效率差异明显拉大,其中城市商业银行波动最大;类别上国有银行效率最高,规模效率表现无效。技术落差比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生产力基本呈“M”型,趋势为不断上升,整体差异逐渐缩小。在此基础上,以累积MMLPI为因变量,投放占比较大的6个行业的贷款占比为自变量进行面板回归研究各行业贷款投放结构对商业银行生产率的影响,得出结论:我国信贷行业集中度处于中等市场集中度并有上升的趋势,信贷行业集中度与MMLPI呈反方向变动,批发与零售业与我国商业银行生产率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供应和房地产业表现为显著的负向关系,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制造业和个人贷款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基于上述分析,得出以下政策建议:国有银行精简,股份制银行调整规模结构,城市商业银行合理扩大规模;降低不良贷款,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加强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拓展安全智能的电子支付和网络银行平台;建立明确的行业集中度风险监管要求;关注经济形势严控对房地产等行业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