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汇率是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汇率水平是否合理、汇率制度是否适当对于一国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于人民币汇率水平是否低估。对于人民币汇率水平是否恰当,低估与否,均衡汇率无疑是用来衡量和判断的有效手段之一。
为了测算出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并以此来判断人民币汇率的失调程度,本文采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选取了1994年第1季度-2010年第2季度的季度数据并更新了相关变量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水平及其失调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贸易品-非贸易品的劳动生产率比、贸易条件、净对外资产、贸易政策、利差以及汇率制度的变化都是影响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的重要因素,只不过影响的方向以及程度有所不同;2、人民币实际汇率在1994年-2010年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失调,具体表现为1994年第1季度-1996年第2季度的人民币实际汇率低估、1996年第3季度-2003年第1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高估、2003年第2季度-2008年第1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低估以及2008年1季度后在长期均衡汇率附近来回变动的状态;3、无论是从长期均衡汇率的长期变化趋势,还是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长期走势来看,人民币汇率在长期内升值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这种升值趋势背后根本推动力量是来自于我国经济的长期走强,当然,外汇储备的增加、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因素也是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给出你了富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