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在博士生阶段致力于以光电子能谱、特别是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为主要实验技术研究有机发光器件中的各类表面与界面问题,具体内容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研究了有机发光器件中有机与无机材料间的界面,着重探讨双亲分子硬脂酸钠(C17H35COONa)缓冲层改善金属/Alq有机层界面特性的机理问题。通过紫外光电子能谱(UPS)得到了界面处的电子结构与能级排布,并观测到了界面偶极层的存在;同时利用角分辨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硬脂酸钠分子在Alq表面上沉积时,分子排布的取向,结合分子结构,解释了有机发光器件中在金属电极和Alq间加入一薄层硬脂酸钠后性能得到有效改善这一现象。另外,还研究分析了Ag在Alq中的扩散现象以及插入很薄的LiF层后扩散被阻止的过程。发现在Ag/LiF/Alq体系中空穴注入效率提高可以用隧穿模型较好解释。二、应用EL和PL相结合研究了不同结构有机发光器件的紫外光致衰减过程,发现这是由发光层本征电致激子产量剧减和非辐射复合的增加共同导致的器件的退化。同时利用X射线和紫外光电子能谱对紫外光照下的有机层进行了化学位移和界面电子结构的测量。排除了界面反应和材料的光氧化、光化学反应的可能性。三、研究了在有机自旋阀和有机发光器件中用于自旋极化注入的La0.7Sr0.3MnO3(LSMO)薄膜材料的表面处理问题,发现将样品暴露于经过激活的氧能显著提高其表面功函数,在其上生长有机空穴传输材料NPB后所得到的NPB/LSMO界面的势垒会有一定程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