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移民对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以敖力克嘎查为例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aiyongji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生态移民作为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移民的实施效果如何,是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自身发展能否同时得以实现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敖力克嘎查的实地调查为基础,从社会变迁的角度,选取牧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方面,探讨生态移民这一政策对牧民生活产生的影响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变迁和文化适应。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导论。介绍笔者选题的意义和缘由,回顾前人有关生活方式、游牧社会变迁和生态移民的相关研究,阐述本研究的理论背景和实际意义,概括本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第二章,奶牛村概况。主要描述敖力克嘎查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口经济、生态环境,以及移民搬迁的基本情况,为读者提供本研究展开的自然和人文背景。第三章,经济生活。首先,详细论述在移民搬迁之后牧民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引起的生活方式上的种种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牧民是如何适应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出现了哪些问题等。此外,本章还关注生产方式转变后,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以及在变迁过程中社区内部的分层问题。第四章,社会生活。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论述生态移民的影响。重点论述在移民搬迁后牧民家庭结构、婚姻方式、子女教育、社会交往和风俗习惯方面的种种变化,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进一步的发展趋势。第五章,结语。讨论牧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的应对措施,探讨牧民的适应问题,总结敖力克嘎查生态移民的基本模式及其对其他地方的借鉴作用。 我国西部地区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移民现象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因而我国对于生态移民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以往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宏观层次上,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来阐述生态移民问题,较多地采用了文献方法收集自然和经济资料,主要涉及自然地理、政治、法律、经济、民族政策等领域。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问卷调查、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相结合,在一个社区范围内,对移民搬迁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思想意识和风俗习惯的变化、移民所经历的社会变迁和文化适应、社区凝聚力的维持等进行详细论述进而总结规律。期望本文所展现的经验资料和所进行的理论分析,能够丰富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证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期刊
马克思的劳动思想内涵丰富。研读马克思著作,其劳动思想的"共享"意蕴可以体现为:劳动者因劳动共享,公平地享有劳动成果;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是实现共享发展的物质前提,构建以公
学习动机是推动和维持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和机制。当前许多心理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都注意到动机这一心理现象在学生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钢琴学习中,动机同样发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是物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本文以"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为例,以"层进式问题串"的方式,通过理论探究得出并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通过教学中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