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巨噬细胞在抗 RNA病毒感染的先天免疫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巨噬细胞首先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PRR)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从而激活一系列信号通路,诱导包括IRF3和NF-κB在内的转录因子的活化入核,协同促进 I型干扰素表达和分泌。I型干扰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干扰素受体相互作用,诱导一系列抗病毒蛋白的表达,这些抗病毒蛋白协同作用,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或诱导被感染细胞的凋亡,实现细胞的抗病毒反应。 Neddylation属于类泛素化修饰的一种,是 NEDD8(neural precursor cell-expressed 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8)分子经过与泛素化修饰相似的“E1→E2→E3”一系列酶促反应最后与底物共价结合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PTM)过程。目前已知的Neddylation过程中唯一的E1酶是由 UBA3和 APPBP1组成的复合物。抑制 UBA3可以抑制 Neddylation修饰过程。Neddylation通过改变底物构象、稳定性以及亚细胞定位等,调节蛋白降解、转录、细胞信号转导等过程,对细胞生命活动至关重要。近期有文献报道 Neddylation在巨噬细胞功能维持、炎症因子(TNF-α、 IL-6等)表达中起到关键作用,而目前国内外对Neddylation在先天免疫尤其是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鲜有报道。在这一过程中 Neddylation是否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作用的机制如何,均值得进一步探讨。 本课题应用 Uba3髓系细胞条件性敲除(Lyz-Cre:Uba3F/F; Uba3Δmye)小鼠和 Nedd8髓系细胞条件性敲除(Lyz-Cre:Nedd8F/F; Nedd8Δmye)小鼠,在巨噬细胞抗 RNA病毒感染过程中,Neddylation对 IFN-β(interferon-beta)表达以及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与机制进行了研究,从而揭示 Neddylation在先天免疫中发挥的作用。 方法: 1.以Uba3F/F,Nedd8F/F小鼠分别和溶菌酶(lysozyme,Lyz)启动子驱动 Cre重组酶基因表达的Lyz-Cre转基因小鼠为亲本,建立 Uba3Δmye和 Nedd8Δmye模型小鼠。应用 PCR技术鉴定小鼠基因型,并应用免疫印迹方法在蛋白水平验证 UBA3和 NEDD8是否敲除成功。 2.分离和培养Uba3Δmye小鼠和Uba3F/F小鼠(Uba3Δmye小鼠为基因敲除鼠,Uba3F/F小鼠为野生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 BMDMs)种于6孔板(2×106/孔);用仙台病毒(Sendai Virus, SEV)刺激BMDMs0h,24h,收集细胞上清,用ELISA的方法检测IFN-β;SEV刺激Uba3F/F和Uba3Δmye小鼠BMDMs0h和8h,基因芯片检测Ifn-b1mRNA表达水平。 同样分离和培养 Nedd8Δmye和 Nedd8F/F小鼠 BMDMs种于6孔板(2×106/孔);在不同时间点,0h,4h,8h,12h,24h,用 SEV刺激 BMDMs细胞, Q-PCR方法检测 Ifn-b1mRNA水平;收集细胞上清,用 ELISA的方法检测 IFN-β蛋白水平。 3.以不同时间点,SEV刺激 Uba3Δmye和 Uba3F/F小鼠,Nedd8Δmye和 Nedd8F/F小鼠BMDMs,收集细胞裂解液,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ANK-binding kinase1(TBK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3(IRF3)信号通路和 NF-κB信号通路,包括 UBA3,NEDD8,Actin,phospho-TBK1,IRF3,phospho-IRF3,P-IκBα相关信号分子。 4.用不同滴度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刺激两种基因敲除小鼠以及其对照小鼠 BMDMs细胞0h和4h,ATPlite检测细胞活性;VSV刺激两种基因敲除小鼠以及其对照小鼠 BMDMs0h和8h,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内凋亡蛋白与抗凋亡蛋白水平及活性。 5.VSV刺激Uba3Δmye和Uba3F/F小鼠BMDMs8小时,基因芯片检测和免疫印迹检测 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mRNA水平和蛋白;应用 p53通路阻断剂 HLI373(0μM,10μM)预处理 BMDMs12h后,加入 VSV再次重复诱导细胞凋亡,用 ATPlite方法检测细胞活性,观察是否可逆转凋亡效应。 结果: 1.Uba3Δmye和Nedd8Δmye小鼠的繁殖与鉴定。 以 Uba3F/F小鼠,Nedd8F/F小鼠分别和溶菌酶(lysozyme,Lyz)启动子驱动 Cre重组酶基因表达的Lyz-Cre转基因小鼠为亲本,建立 Uba3Δmye 和 Nedd8Δmye模型小鼠。 模型小鼠是在髓系细胞中敲除 Uba3,基因型为 Lyz-Cre:Uba3F/F,即 Uba3Δmye小鼠;对照小鼠基因型为 Uba3F/F小鼠。经长期观察,Uba3Δmye小鼠出生率与 Uba3F/F小鼠无显著差别,并能健康存活至成年。用 PCR的方法,鉴定其基因型;通过免疫印迹的方法用 BMDMs在蛋白水平上验证 Uba3Δmye小鼠巨噬细胞中 UBA3蛋白成功敲除,证明 Uba3Δmye模型建立成功;同理,建立并验证Nedd8Δmye小鼠模型。敲除Uba3或者 Nedd8是为了抑制 Neddylation过程,从而研究 Neddylation对先天免疫细胞干扰素表达及细胞存活的影响。Uba3Δmye 2.Uba3Δmye小鼠BMDMs在RNA病毒刺激下,Ifn-b1 mRNA水平和IFN-β蛋白水平均增高;Nedd8Δmye小鼠 BMDMs在 RNA病毒刺激下,Ifn-b1 mRNA水平升高,IFN-β蛋白水平早期降低,晚期增高。 2.1.SEV刺激Uba3Δmye和Uba3F/F小鼠BMDMs0h和24h,收细胞上清,做 IFN-βELISA,结果显示,Uba3Δmye小鼠 BMDMs IFN-β蛋白表达比对照小鼠明显增高;SEV刺激该种基因敲除小鼠 BMDMs0h和8h,基因芯片检测 Ifn-b1 mRNA水平。结果显示,Uba3Δmye小鼠 BMDMs Ifn-b1 mRNA水平较对照小鼠明显增高(P<0.01)。 2.2.在不同时间点,用 SEV刺激 Nedd8Δmye和 Nedd8F/F小鼠 BMDMs, Q-PCR方法检测 Ifn-b1 mRNA水平,用 ELISA的方法检测 IFN-β蛋白水平。结果显示,Nedd8Δmye小鼠 BMDMs Ifn-b1 mRNA水平在刺激4,8和12小时较对照小鼠明显增高(P<0.01);IFN-β蛋白表达水平在4小时和8小时与对照小鼠相比有所降低(P<0.01);IFN-β蛋白表达水平在刺激12小时和24小时,与对照小鼠相比明显增高(P<0.01)。 3.Uba3Δmye和Nedd8Δmye小鼠BMDMs中,RNA病毒诱导的IκBα磷酸化增强,IRF3活化亦增强。 SEV刺激小鼠BMDMs0h,4h,8h,24h,Western Blot检测TBK1-IRF3信号通路和 NF-κB信号通路相关信号通路各分子表达及活化水平。结果显示,Uba3Δmye小鼠和 Nedd8Δmye小鼠 BMDMs中,与各自对照小鼠相比,IκBα磷酸化增强,IRF3磷酸化明显增强,TBK1磷酸化没有增强。 4.Uba3Δmye和Nedd8Δmye小鼠BMDMs对RNA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更为敏感。 4.1.不同滴度 VSV刺激小鼠 BMDMs0h和24h,ATPlite检测细胞活性。结果显示,在 VSV可明显诱导细胞死亡的滴度, Uba3Δmye和Nedd8Δmye小鼠 BMDMs死亡明显多于对照小鼠。 4.2.VSV刺激小鼠BMDMs0h,8h,免疫印记检测细胞内凋亡蛋白与抗凋 亡蛋白水平及活性。结果显示,Uba3Δmye小鼠和 Nedd8Δmye小鼠 BMDMs中,UBA3和 NEDD8蛋白分子被敲除,抑制了 Neddylation的过程;敲除小鼠与对照小鼠相比,Uba3Δmye小鼠 BMDMs中 caspase-3等促凋亡蛋白活性增高,Bcl-xl及 Bcl-2等抗凋亡蛋白降低或不变;Nedd8Δmye小鼠BMDMs中caspase-3促凋亡蛋白活性亦增高。 5.Uba3Δmye小鼠BMDMs中p53信号通路活化增强,促进细胞凋亡。 5.1.VSV刺激 Uba3Δmye小鼠 BMDMs0h和8h,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 Uba3Δmye小鼠BMDMs中,p53信号通路Puma mRNA水平增强;免疫印迹结果显示 PUMA及 p53AIP蛋白水平升高。 5.2.应用 p53通路阻断剂 HLI373(0μM,10μM)预处理 BMDMs12h后, 加入 VSV再次重复诱导细胞凋亡,用 ATPlite检测细胞活性。未加入阻断剂 HLI373, Uba3Δmye小鼠 BMDMs死亡明显多于对照小鼠(P<0.05);加入阻断剂 HLI373后,Uba3F/F小鼠和 Uba3Δmye小鼠BMDMs死亡没有差异(P>0.05)。 结论: 通过在髓系细胞中特异敲除 Uba3和 Nedd8的方法在小鼠 BMDMs中达到抑制 Neddylation的目的。我们发现,抑制 Neddylation对 RNA病毒诱导产生,早期 IFN-β蛋白水平表达有所降低,推测可能为 IκBα磷酸化增强, IκBα降解障碍,影响 NF-κB入核,而后期 Ifn-b1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增高,推测机制为 RNA病毒诱导 IRF3活化增强,作用强于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虽然后期抑制Neddylation使IFN-β表达增强,但是其对 VSV诱导细胞凋亡却有促进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Neddylation能够增强 p53信号通路活化,促进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