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受众审美心理的扭曲与救赎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ch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主义文化兴起于20世纪20~30年代,二次大战以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得以蔓延,是当今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主义文化在我国各个领域里的影响日渐明显,尤其在传播学界内,无论是传媒还是受众,对消费主义文化的心态似乎都从“被动跟从”转变为“主动追逐”。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传统的“传——受”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传媒日益表现出浓重的商业化色彩,受众作为与传媒相辅相成的群体,角色也向“消费者”进行了衍化。受众的审美心理在传媒商业化的驱动下,发生了剧烈的扭曲:窥视、猎奇、麻木等畸形心理,浅表化满足、被动跟从等消极心态,以及盲目追求时尚、卖弄噱头等非理性行为层出不穷。因此,对受众审美心理的救赎之道的探讨就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消费主义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资本主义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影响深远的经济与社会文化的产物。它推动了一轮又一轮“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这一公式的循环,促进了经济的复苏与繁荣,具有积极意义。但它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却给整个社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反思。本文将消费主义文化作为时代背景,首先分析消费主义文化对传媒的影响及其引发的受众角色衍化,继而从受众的审美心理切入,对受众审美心理与传媒的互动性进行研究,结合实例论证受众审美心理扭曲的成因与表现,最后,针对受众审美心理问题,从受众自身、媒介及其他方面提出主观救赎与客观救赎的建议,呼吁社会各方面同心协力,在肯定消费主义文化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能自觉抵御消费主义文化的负面影响,重塑受众健康的审美心理。
其他文献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每种语言中都有成语,汉语亦是如此。在人们长期的习用过程中,不少汉语成语发生了形式和意义的演变,因此对于成语的研
今年62岁的马迅原是一家大型国企的经理,退休后立刻被一家私企高薪聘为业务经理。虽然心脏不好,但马迅从来不当回事,做起工作来仍然像个拼命三郎。由于马迅身体长期处于高负荷的“运转”中,终于有一天,可怕的中风突然来袭,神志不清的马迅被送进重症监护室,经多方救治而脱离生命危险,接着转到康复病房针灸,再做康复训练,一个半月后他学会了吃饭、走路……取得欣喜效果。希望马迅的康复故事,能给更多患者以有益的警示。
虛詞——漢語表達語法意義的手段之一,在漢語語法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在甲骨刻辭中,與大量的實詞相比,虛詞的数量的確相當貧乏,但從它們的地位和作用來看,它們在當時語言系統中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信息与经济时代的到来,以知识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应试教育陷入了严重的危机,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