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与意义:中药复方利乳康是由鹿角、何首乌、牡蛎等8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是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临床上长期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院内协定处方,临床疗效显著。为明确利乳康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通过药理学、网络药理学、分子生物学、血清代谢组学等研究手段,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利乳康治疗乳腺增生进行深入研究,为利乳康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采用雌激素联合孕激素诱导建立大鼠乳腺增生模型,通过检测大鼠乳房高度、乳房直径、子宫指数,观察病理组织,考察利乳康对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2)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并预测中药复方利乳康治疗乳腺增生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机制通路。(3)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乳腺组织中p-p38、p-JNK、p-ERK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组织中NF-κB p65、IL-1β、TNF-α、COX2、iNOS、NT、8-OHdG表达水平,明确利乳康对乳腺增生的作用机制。(4)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阐释利乳康治疗乳腺增生代谢标志物的变化规律和相关代谢通路,结合免疫组化方法对筛选出的代谢标志物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1)中药复方利乳康对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通过检测大鼠乳房高度、乳房直径、子宫指数及病理组织观察,考察利乳康对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雌激素和孕激素联合诱导可导致大鼠乳房高度显著升高,乳房直径显著增加,大鼠子宫指数显著增加。中药复方利乳康可显著降低乳腺增生大鼠乳房高度,缩小乳房直径,降低乳腺增生大鼠子宫指数。病理结果表明:利乳康可减少乳腺小叶数目、腺泡数以及小叶面积,改善乳腺组织增生情况。(2)中药复方利乳康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制网络研究基于利乳康中各组分中药中化学成分及乳腺增生疾病作用靶点,构建利乳康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靶点-疾病”交互网络,预测出19个活性成分和13个直接作用靶点。KEGG通路分析预测出利乳康治疗乳腺增生可能相关的5条作用通路,分别为MAPK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和趋化因子信号通路。这些通路均直接或间接与炎症相关,提示利乳康可能通过作用于这些炎症通路发挥抗乳腺增生的作用。(3)利乳康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制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利乳康可缓解乳腺增生大鼠炎症反应,显著降低大鼠乳腺组织中炎性因子IL-1β、TNF-α、COX-2、iNOS表达水平,可显著降低8-OHdG和NT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反应。利乳康可显著降低JNK、ERK、P38的磷酸化水平,降低NF-κB p65的表达水平,对大鼠乳腺组织中ERα和PR的表达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提示利乳康可通过调节MAPK-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4)利乳康治疗乳腺增生的代谢组学研究血清代谢组学结果提示:硫酸基甘氨酸、白三烯B4、3-羟色胺酸、辅酶Q9、γ-谷酰胺-L-丙氨酸、磷酯酰胆碱、神经酰胺、前列腺素等10个代谢标志物与利乳康治疗乳腺增生大鼠密切相关。分析其代谢通路,结果表明: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酯代谢、亚油酸代谢、鞘脂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和嘌呤代谢等多条代谢通路与利乳康治疗乳腺增生有关。结合网络药理学及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提示PKCα蛋白在利乳康治疗乳腺增生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结论:中药复方利乳康对大鼠乳腺增生的药理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利乳康可显著改善雌激素和孕激素联合诱导的大鼠乳腺增生。同时,以MAPK信号通路为切入点,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网络药理学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利乳康治疗乳腺增生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作用于MAPK-NF-κB通路,降低炎症反应相关的炎性因子的分泌,同时缓解氧化应激,实现其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证实了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血清代谢组学提示中药复方利乳康通过花生四烯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和嘌呤代谢等多条代谢通路,发挥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联合网络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提示PKCα蛋白在利乳康治疗乳腺增生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代谢水平阐述了利乳康治疗乳腺增生的机制。本研究初步阐明了中药复方利乳康治疗乳腺增生的科学内涵和潜在的作用机制,为利乳康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