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柳条边外驻防城选址延续前代惯例,多继承渤海国和辽金时期城的选址方式,选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条件相对温和的江河沿岸或江河交汇处。驻防城的修筑与发展受气候影响在时间上具有间歇性,受内援边疆反抵沙俄等因素制约在空间上具有边疆性。移民与封禁政策贯穿于驻防城发展的全过程,在各民族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边外驻防城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驻防城修筑原因多样,其中以防御沙俄为主,辅之因灾迁移,完善驻防,垦荒补给等因素。边外城的城垣与衙署不仅是防御外敌的屏障,更是政治、军事权威的象征。城垣与衙署的修葺与完善经历了从木制到土制或从土木结合再到砖制的过程,其多修葺于官员交替之际。各驻防城旗民相互配合,选址后就地取材,经水路冰运的方式共同完成。修缮费用来源多样,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税收、出租官房收入、储备银、口粮银和商业银。修缮费用管理严格,拨款不能准时到达需提前垫付,事后呈报工部销算。清政府对参与修缮边外驻防城的八旗兵丁给予折银补偿或免纳贡赋的补偿。从城垣的外部空间形态看,城垣的结构、质地、高度、城门数目、橹楼和壕沟的修筑形式与驻防城的等级密切相关。衙署、学校、祠庙、商铺和民房是驻防城的主要构成要素,受自然地势、儒家思想等级观念、传统五行观念、风水观等因素影响,其分布各具特点,官署或民宅多为木质且分布密集,因此,边外城火灾现象明显多于其他地区。清政府对涉及纵火的人员严加惩治,惩罚方式分有交部院察议、罚俸、降级、鞭刑带枷和革职等。边外驻防城体系由官员体系、驻兵体系、调配体系与管控体系构成。驻防官员品级相对较高,驻防兵力相对边内地区人数多且民族构成复杂。驻防城的空间体系的构建由驻防城的选址、驻防城的分布、驻防城中心地位转移、交通网络结构构成,在深入探讨边外驻防城体系的过程中,总结出边外驻防城关联性的规律。咸丰十一年(1861)后,边外地区因开禁放垦、修筑铁路、官制改革、通商开埠等原因,传统驻防城的中心地位逐步被新型铁路沿线的经济型城镇所取代。驻防城不断向近代化城镇转型,驻防城体系逐步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