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森林规划理论与方法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54次 | 上传用户:lixuant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绿化建设正在成为许多城市绿化工作的重心。城市森林建设作为城市绿化的组成部分,当前在中国蓬勃发展,迫切需要专门的规划进行指导,在相关规划难以胜任的背景下,城市森林规划应用而生。论文基于城市森林规划设计实践,对城市森林规划的理论与方法问题进行探讨。首先通过对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范式演变的概括,对城市森林发展时代特征的分析,对城市森林规划建设现状和相关规划实践发展现状的认识,对相关学科及理论研究进展的回顾总结,从学科背景、社会背景、实践背景与理论背景的角度论述了城市森林规划产生与发展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从实质性规划理论、程序性规划理论、规划方法三个方面系统地进行城市森林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实质性规划理论包括本体论、城市森林生态位势论和城市森林规划的维度三部分内容。本体论研究城市森林和城市森林规划的概念,提出了城市森林“二分法”分类方法,对城市森林规划的对象、范围、类型和内容等进行了详细论述,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为城市森林规划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规定对象。城市森林生态位势论研究城市森林发展的内在的动力机制问题,使规划符合城市森林发展的客观规律。城市森林规划的维度研究贯穿于城市森林规划全部内容的四个因素:环境生态维度、视觉景观维度、游憩活动维度和经济维度,深化对城市森林规划本体的认识,发掘现象与原型之间,各类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索各维度作用下,城市森林用地与空间利用的不同表现形式,强调各维度在规划过程中的综合平衡,为城市森林规划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建立统一的规则和逻辑准则。程序性规划理论从规划的实证性特征和规范性特征的角度研究城市森林规划的组织过程,通过对规划决定力量和规划阶段的分析,提出了城市森林规划双循环结构过程。规划方法研究规划理论运用于规划实践的途径,包括七个方面的问题:遥感和GIS技术在城市森林规划中的应用、城市森林规划多种适宜性评价方法、城市森林空间布局方法、城市森林规划中的植被规划方法、城市森林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城市森林规划的指标体系和城市森林规划的评价。再次,选取了四个带有研究性的规划设计实例,对论文部分研究成果进行实证检验。上海绿化系统规划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通过对绿化相关规划的比较分析,在人居环境规划体系中检验城市森林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的效用;无锡城市森林规划多种适宜性评价是对现代规划技术在城市森林规划中运用方法的探讨;新疆阿克苏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揭示了一个完整的城市森林总体规划编制的过程和内容;滹沱河石家庄市区段植被规划是依托相关规划发展城市森林的典型实例。实质性规划理论与规划方法通过规划过程最终运用于城市森林规划设计实践,构成了一个从理论方法到实践的比较完整的城市森林规划研究框架。论文最后对核心研究内容、研究结论、创新点进行了回顾总结,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其他文献
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简称粮安委(CFS)]第36届会议于2010年10月11~16日在罗马召开。123个成员代表团(其中法国、德国、意大利、孟加拉国、安哥拉等13国由部长代队),11个联合国系统机
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是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
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和生态保护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但更是对二者的超越。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目的是通过寻找文本中女性与自然的缺席,质问被歪曲和忽视的他者与边缘化的事物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教学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学效率不仅体现在学生掌握知识与学好当堂内容的近期学习效果上,还体现于学生获得发展的远期学习效果上,因此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会议
该文通过对石井河流域的水系、排水现状、污染源特征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实现整个流域排水系统雨污分流的工程设计方法和实施建议。
加快食品工业的发展,不仅对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对扩大劳动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本文分析了食品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贡献,及其近年来空间
生产安全与产品质量一直是过程工业的两大重要主题。故障诊断技术自70年代发展以来,一直是过程监控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故障诊断理论的各种方法中,较有发展前途的是基于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