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1966年可弯曲支气管镜的发明使胸部疾病的诊断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相比传统的硬质气管镜,可弯曲支气管镜的视野范围显著扩大,能够探及到亚段支气管腔内结构并且减少了对患者气道的刺激,通常在局麻下即可顺利完成检查。随着支气管镜技术的发展,氩等离子器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激光、冷冻等新技术的开发,支气管镜的应用已不仅限于最初的诊断范畴,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也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新的技术操作较为复杂,操作过程对气道产生反复刺激,并要求患者在术中具有更高的配合度,因此对术前麻醉提出来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术前麻醉方法为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表面麻醉,临床实践证明该麻醉方法在支气管镜复杂操作中已经不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而将患者置于全麻下操作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使内镜医师的工作效率下降,医疗资源的配置率降低。为了探寻支气管镜复杂操作下的最佳麻醉方法,我们将联合麻醉引入支气管镜检查,通过与单纯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方法进行比较,选择出更为合适的麻醉方法,为今后呼吸内镜医师在实际工作中选择最佳的麻醉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收集60例首次行支气管镜检查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A组)、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联合环甲膜穿刺(B组)、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联合咪达唑仑静脉注射(C组)三种不同麻醉方式。于T0(静息状态)、T1(气管镜进声门时)、T2(气管镜进行诊断性或治疗性操作时)3个时间点对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心率(Heart Rate, HR)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进行监测,并对T0、T1、T2时间点患者的咳嗽、喘憋次数进行记录,同时通过患者术中的体动次数和追加利多卡因药物总量来观察术中麻醉效果。术后分别对患者及操作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VAS)和严重程度等级评分,并观察24小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者再次接受检查意愿进行回访做麻醉效果主观方面评价。综合以上指标进行总体麻醉效果评估,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3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基线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3组患者基本资料无差别,组间具有可比性。1、术中评估:B、C组(联合麻醉组)患者HR、MAP变化小(P<0.05),血流动力学较A组稳定,A组HR、MAP不良变化率发生例数高于其他两组(P<0.05);在T1、T2时刻B、C两组咳嗽次数和喘憋次数显著低于A组(P<0.01);术中B、C两组体动次数和追加利多卡因药物总量显著低于A组(P<0.01);术中各评估指标B组和C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2、术后评估:B、C组操作者和患者的VAS以及患者严重程度等级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1);患者的VAS评分与术中咳嗽和喘憋次数呈正相关关系(P<0.01);术后回访B、C两组愿意再次接受检查患者显著高于A组(P<0.01);24小时不良反应提示B、C组联合麻醉方法并未增加利多卡因雾化吸入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B组低(P<0.05)。3、总体麻醉效果评估:B组和C组总体麻醉效果明显高于A组(P<0.01),但B组和C组之间总体麻醉效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联合麻醉在复杂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2、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联合环甲膜穿刺法与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联合静脉咪达唑仑法的麻醉效果没有显著差别,而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联合静脉咪达唑仑方法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