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的德育系列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由于南疆是多民族并存地区,所以《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成为正面引导各民族儿童养成良好社会品德素养、“五个认同”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渠道,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主阵地。首先通过文献法,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研究南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价值;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对南疆K市N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第三,提出问题及其产生原因,通过调查表明,南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德育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脱离,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校本德育资源匮乏和教学组织形式陈旧;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和教学局限于传统的组织形式等。最后,提出建议与对策:一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二是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三是师生共同开发校园德育文化资源;四是构建开放性德育教学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