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知识。学科教学知识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主席、舒尔曼教授在1986年提出来的。之后,这一领域引发了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热潮。近年来,将具体学科与学科教学知识结合,已逐渐成为新的研究视角。与国外学科教学知识方面的研究相比,我国在实证方面的研究还很不足。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课堂观察的方法对高中生物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水平进行一下初步探究。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包括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分别分析了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分别阐述了学科教学知识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方面的现状。理论研究分为了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组成要素和结构模型三方面。实证研究重点介绍了一下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的PCK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别是研究设计、结果分析和讨论。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对高中生物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不同教龄、性别、职称、学校类别和所教年级的高中生物教师其学科教学知识的水平及差异。调查问卷使用的是李克特五点量表,将学科教学知识分为了四个维度——教学策略、学生理解、教学目标与情境以及生物课程知识。研究主要运用的三种数据分析方法是:对教师PCK的整体水平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不同教龄教师的PCK差异采用均值差异检验、方差分析等量化分析,并且结合了教师的简短回答和课堂观察等质性分析;对不同特征教师的PCK差异运用均值差异检验和方差分析等。主要的数据分析工具是PASW Statistics 19.0。研究发现,高中生物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与教龄、职称、学校类别等有一定的相关,特别是教龄因素,不同教龄的教师其PCK表现出显著差异。第四部分是提出的相关建议。研究对高中生物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水平进行总结,并针对当前教师们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参考建议:一、改革师范生教育实习方式;二、加强各阶段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三、养成对教学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四、增加不同学校间生物教师的交流学习。第五部分是结论。在此对文章所做的工作及最后结果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