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与失落——试论电视作为审美媒介的双重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电视已经成为当代人最主要的文化消费形式这一生活现状出发,对电视与审美的关系进行了新的思考。 本文有两大理论前提: 其一,美是人类生命追求的精神满足。审美活动就是人类生命追求以精神的方式得以实现的活动。 其二,人类生命是一个由三重生命构建的系统。审美的最高境界是最大程度地保证审美主体生命系统健康和谐地持续发展。 与传统理论研究偏重于对电视艺术性的审美分析不同,本文认为电视本质上是一个大众传播媒介系统。它的媒介特性中既包含有利于审美活动的因素,也包含会对审美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因此,要真正的实现电视媒介的审美功能,就必须充分注意把握好电视传媒本身的技术、符号性因素,与审美活动中人类的生命追求的个别性,以及这种追求的精神性满足之间的“适度”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到促进受众生命健康和谐的发展的目的。 本文力图将历史与逻辑相结合,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媒介与审美的辩证关系,阐释了电视成为审美媒介的历史必然性;从媒介特性入手静态地分析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所体现出的特征;动态地从正反两面论证了电视的审美功能及其对于审美的负面影响;并且对于如何处理好与电视媒介的关系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本文的总体构架由四大部分组成: 一.媒介与审美。这是全文的理论基础。首先,以生命为基点,对审美和媒介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分析了审美的目的、衡量审美效果的因素、考察媒介特性的维度以及影响媒介审美功能的条件。指出在人类审美活动中,审美效果的好坏与媒介在传播审美信息的过程中,能否充分以精神的方式满足受众生命需要,并且最终达到受众生命健康和谐发展的目的有很重要的关系。其次,宏观分析人类审美媒介的演变进程,从历史的角度论证:审美媒介的本质和发展动因都在于使受众的生命追求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和超越。同时也指出:媒介当中所包含的符号和技术因素同样也会对审美产生冲击和影响,同样应该引起重视。 二.作为媒介的电视。这一部分属于客观描述性论证。以电视成为当前主导传播媒介的现状人手,从符号、技术、内涵和衍生的文化空间四个层面对电视媒介的各种特性进行了较为详尽、系统的描述。主要目的在于为接下来的论述提比较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原因。 三.电视媒介对于审美活动的双重作用。这一部分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从正面指出,电视在审美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在于:电视媒介所具有的丰富的特性和内涵,既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受众生命追求,又可以满足同一受众不同层面生命追求,并且较之以往的任何媒介而言,这种满足的程度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第二层面从相反的角度论述了电视媒介的负面影响。指出生命追求的异化、审美心理结构的畸变以及审美精神性的萎缩造成电视无法缓解反而加深“应激反应”,从而导致了电视审美功能的失落,这正是电视媒介对于审美活动的负面影响所在。 四.结论与思考。本文认为:协调好电视传媒不可回避的技术、符号性因素,与审美活动中人类的生命追求的个别性,以及这种追求的精神性满足程度之间的 “适度”关系,是真正实现电视媒介审美功能的关键。对电视媒介在审美活动中的双重功能进行分析和考察,有利于趋利避害,为实现电视媒介的审美目的和最高审美境界提供参考和尺度。同时,本节还对如何处理与电视媒介的关系的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卫星遥感是环境调查和环境动态特性监测的先进手段。气象卫星在进行气象业务观测的同时,兼有环境观测的功能。为了应用气象卫星的资料,国家海洋局决定在杭州第二海洋研究所
综合客运枢纽是城市一体化运输体系的重要部分,是统筹协调各种交通方式、保证旅客出行便捷、实现旅客集散换乘的关键节点。综合客运枢纽的主要交通功能是保证旅客集散、换乘
从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温压条件入手,说明了制冷泥浆的重要性。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钻井泥浆冷却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设计过程。进而阐述了该套系统在中国冻土区天然气
针对三轴稳定的双滑块质量矩导弹,基于动态系统零点配置原理提出一种快速固定时间二阶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具有完整耦合动力学特征的质量矩导弹姿态动力学模型;其次,基于
动词可以根据其表示事物性质还是事件进程分为“属性关系动词”和“活动事件动词”。前者不具有过程特征,都是无界动词;后者具有过程特征并且可以根据其相对界性进一步分为“
语言的元音格局都构成了其语音格局的一个方面,包括汉语的方言也有独自的语音系统和格局。语言的元音系统性体现在元音格局。根据凤台话语音特征,它属于皖北中原官话信蚌片,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使中国消极地适应着世界秩序的影响,这形成了中国社会新的阶级结构,引发了各阶级阶层新的冲突和矛盾,同时也与世界秩序产生了新的利益
非政府组织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政府所不能发挥的独特作用。它们是促进和加强民主法治社会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关系的重要协调者和利益冲突的重要舒缓器,是增进社会资本
长期以来,苏珊·朗格作为符号论美学的代表人物,其美学体系中众多范畴诸如符号、情感、形式等都得到了极大的关注,而作为其美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幻象论却不受研究者重视,这
社会舆论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它无时无处不在。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既可能随时成为舆论主体,伸张自我,又有可能成为舆论对象,受其制约。社会舆论的调节范围之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