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是发生在胃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胃癌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3.02%,居各类肿瘤之首。临床病理切片根据其转移与浸润深度分为四期。胃癌临床表现隐匿,诊断后能手术根治者仅占35%左右,根治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仅为50%-60%,因此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论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基于导师刘沈林教授研究诊治中晚期胃癌的学术思想,探索和深化中医药对中晚期胃癌的认识,防治理论和临床研究。通过中国传统中医学对中晚期胃癌的认识历代文献梳理,可以看出,中医对这类病证的认识分为四个时期,(1)春秋战国至东汉末年,为初步形成时期,对于胃癌相关的症状,病因与发病,诊治与预后的有了一定的认识。(2)晋、隋、唐是研究与发展时期,关于胃癌相关病证的体征上有了更深一步的描述,治疗上出现了更多的方法。(3)宋金元是充实时期,这个时期产生了诸多医学流派,也产生了很多学术观点,充实了胃癌相关病症认识。(4)明、清是一个系统与初步完善时期,出现了许多关于前人观点的系统记载的著作,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临床运用上都达到了系统与初步完善的程度。充分挖掘中国医学文献宝库,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传统中医对于中晚期胃癌的辨证论治规律并指导临床实践,将对当代中晚期胃癌中医治疗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分析古代文献,研究了古代中医关于胃癌的论述,并结合现代医家研究成果,分析了中晚期胃癌的病因病机,论述了胃癌的传统中医之辩证治疗方法。恩师刘沈林教授在运用中医药调治中晚期胃癌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辨治之路,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特色。本文以临床侍诊体会为基础,主要从治法着手,兼顾病因病机、组方、用药,采用理论研究和经验介绍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在深层次上展示和探析刘沈林教授辨治中晚期胃癌的学术思想。导师认为脾虚是该病的发病根本,基本病机是气阴两虚、痰湿毒瘀。包括舌诊经验、扶正健脾、温振阳气等治法特点和临床治疗路径等。并据此,确立了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的治疗方法,拟复方芪冬汤为部分胃癌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亦能为进一步研制抗中晚期胃癌中药制剂打下基础。最后例举了导师诊治中晚期胃癌的病隅4例。综述对目前中晚期胃癌治疗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