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为思政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政治理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高校思政课教学在教学体系、方案设计、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教师,思政课教师的职业感受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而且也会影响教师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对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其职业倦怠现状及一般人口学变量上的特点,继而通过对思政课教师工作状态的调查分析影响其职业倦怠的有关因素。对全国各高校126名教师进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测量和教师工作状况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总的来说并不严重,但仍有13.5%的教师有明显倦怠症状;情感耗竭、去个性化和低自我效能感三个分量表上有明显症状的分别为26.2%、21.4%、14.3%。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倦怠症状主要表现为情感耗竭和去个性化,三个维度的递进关系为:情绪耗竭—去个性化—低自我效能感。(2)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在部分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学校类别、专兼职、年龄、职称、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等因素对职业倦怠及其三个维度有影响。学校所在地、性别、教龄、学历和收入水平不同的教师群体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3)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状态对其职业倦怠有影响。思政课教师的年课时量、与学生的关系、教学能力、科研情况、工作的满意度等都对其职业倦怠有影响。年课时量在200-400之间的教师职业倦怠最为严重,而经常与学生沟通、教学能力强、对科研感兴趣、工作满意度高的教师的职业倦怠明显低于其他教师。(4)回归分析表明,思政课教师人口学变量中的学校类别和教师工作岗位对其职业倦怠有预测作用,教师工作状态变量中的教师对思政课教学的态度、对科研的兴趣、对工作的满意度、学校对科研和教学的重视程度几个方面对其职业倦怠有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