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母国监管研究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相对于已经大规模“走出去”的企业,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无论是在横向的业务拓展上还是在纵向的分支机构管理上,都与发达国家成功实施跨国经营的商业银行间具有很大差距。与国内经营相比,跨国经营的特殊性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所面临的困难与障碍显得更为复杂且多变。随着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银行跨国经营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商业银行跨国经营风险的不断增加也为如何对其进行有效母国监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随后迅速蔓延到实体经济范围,造成了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次贷危机中,我国已经“走出去”的商业银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直接投资损失,更为重要的是,此次危机为我国商业银行在母国监管(特别是对金融创新和资本投资的监管)敲响了警钟。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规定,金融监管当局应当在综合监管原则下对商业银行实施母国监管。目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对外开放正日益深入,我国商业银行向海外扩张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这就要求与之相配套的母国监管措施必须跟上商业银行“走出去”的步伐。本文在对金融监管理论和商业银行母国监管理论及其研究进展做出简要综述后,集中以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母国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着手,从宏观和微观、效果和效率、体制和技术等多角度分析了母国监管的有效性,并引用大量最新金融统计资料作为佐证,最终得出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母国监管中的相关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阐述了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并全面审视我国商业银行在海外经营中的母国监管实践,客观分析,针砭时弊,从而进一步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在“走出去”中改进和加强母国监管措施的相关政策建议,并试图在体制和技术两方面探索实施切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的运作方式。
其他文献
机械制造行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不少的助益,但是不得不提的一点是,随着人们对于物质方面要求的提高,机械中的误差问题就成为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对于这一点相关工作
朱执信(1885——1920)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过渡时期杰出的理论家和活动家。他在短暂的一生中,为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尤其他对马克思主
反担保是私法中的典型制度,其目的在于保障债权人之外的担保人将来承担担保责任后对债务人的追偿权的实现而设定的担保,在债权债务法律关系中较为常见,为经济关系的平稳运行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监测右心功能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