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盐酸戊乙奎醚对小鼠记忆的获得、巩固和再现的影响。
方法:按随机分层区组设计,将昆明(KM)种小鼠分为咪达唑仑(midazolan,M,1 mg/kg)组、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P,0.2 mg/kg)组、咪达唑仑+盐酸戊乙奎醚(1 mg/kgM+0.2 mg/kgP,M+P)组及生理盐水(0.1 ml/10g,NS)组等4大组,每组30只,以及抑制记忆获得、巩固和再现的阳性对照药:分别为东莨菪碱(scopolamine,S,2mg/kg)组、亚硝酸钠(sodium nitrite,SN,125 mg/kg)组及乙醇(alcohol,A,30%,0.1ml/10g)组,每组10只。用训练前、训练后立即和测验前给药分别观察药物对记忆获得、巩固和再现的影响。训练前30 min,腹腔注射(ip)M;训练前15 min ip P、NS或S。训练后立即ip M、P或NS;皮下注射SN。测验前30 min ip M、灌胃A;测验前15 min ip P或NS。观察、比较各组避暗实验的错误次数和潜伏期。
结果:
[1]M、P对学习记忆获得的影响:与NS组比,M组和M+P组错误次数增多、潜伏期缩短(P<0.05),表明M、M+P抑制记忆的获得。与S组比,M组、M+P组错误次数减少、潜伏期延长(P<0.05),表明M、M+P对记忆获得的抑制作用不如S。P组与NS组比、M组与M+P组比,错误次数和潜伏期相似(P>0.05),表明P不抑制记忆的获得、M与M+P对记忆获得的抑制作用相似;
[2]M、P对学习记忆巩固的影响:与NS组比,M组和M+P组错误次数增多、潜伏期缩短(P<0.05),表明M、M+P抑制记忆的巩固。与SN组比,M组错误次数减少、潜伏期延长(P<0.05),表明M对记忆巩固的抑制作用不如SN; M+P组错误次数减少,但无显著性差异(P=0.061),潜伏期延长(P<0.05);与M组比,M+P组错误次数增多、潜伏期缩短(P<0.05),表明M+P对记忆巩固的抑制作用强于M,与亚硝酸钠作用相似。与NS组比,P组错误次数和潜伏期相似(P>0.05),表明P不抑制记忆的巩固;
[3]M、P对学习记忆再现的影响:与NS组比,A组错误次数增加、潜伏期缩短(P<0.01),表明A抑制记忆再现;M组、P组、M+P组错误次数和潜伏期相似(P>0.05);M+P组、M组、P组各组之间相互比较,错误次数和潜伏期均相似(P>0.05),表明M、M+P和P均不抑制记忆的再现。
结论:单用M对记忆的获得和巩固均有抑制作用,但不抑制记忆的再现;单用P不抑制学习记忆的获得、巩固和再现。M与P合用不加重记忆获得的抑制,但明显抑制记忆的巩固。
第二部分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盐酸戊乙奎醚单用或合用对小鼠记忆影响的持续时间。
方法:按随机分层区组设计,将小鼠分为M(1 mg·kg-1)组、P(0.2 mg·kg-1)组、M+P(1mg·kg-1M+0.2 mg·kg-1P)组及NS(0.1ml/10g)组,每组20只;各组再分为获得组和巩固组,每组10只。以训练前或训练后立即给药,分别评估药物对记忆获得或巩固的影响。比较各组避暗实验训练后d 1、d 2、d 3、d 4、d 5、d 6和d 7的错误次数和潜伏期。
结果:
[1]M、P对小鼠记忆获得的影响:与NS组比,M组d1错误次数增多、潜伏期缩短(P<0.05),表明M抑制记忆的获得。M组中:d 1、d 2与d 3比,错误次数增加、潜伏期缩短(P<0.05),表明M组记忆功能于2天后开始恢复;d 4、5、6、7与d 3比、在d 5、6、7时,与NS组比,错误次数和潜伏期均相似(P>0.05),表明M遗忘作用消失。与NS组比,M+P组d 1错误次数增多、潜伏期缩短(P<0.05),表明M+P抑制记忆的获得。M+P组中:d 1、2、3与d 4比,错误次数增加、潜伏期缩短(P<0.05),表明M+P组记忆功能于3天后开始恢复;d 5、6、7与d 4比、在d 5、6、7时,与NS组比,错误次数和潜伏期均相似(P>0.05),表明M+P的遗忘作用消失。NS组d 1、2、3与d4比,错误次数减少,潜伏期延长(P<0.05),表明NS组于第4天出现遗忘。训练后7天内,P组与NS组比,错误次数和潜伏期均相似(P>0.05),表明P无明显记忆抑制作用;
[2]M、P对小鼠记忆巩固的影响:与NS组比,M组d 1错误次数增多、潜伏期缩短(P<0.05),表明M抑制记忆的巩固。M组中:d 1、d 2与d 3比,错误次数增加、潜伏期缩短(P<0.05),表明M组记忆功能于2天后开始恢复;d 4、5、6、7与d 3比、在d 5、6、7时,与NS组比,错误次数和潜伏期相似(P>0.05.),表明M遗忘作用消失。与NS组比,M+P组d 1错误次数增多、潜伏期缩短(P<0.05),表明M+P抑制记忆的巩固;与M组比,错误次数增多、潜伏期缩短(P<0.05),表明M+P对记忆巩固的抑制作用强于M。M+P组中:d 1、2、3与d 4比,错误次数增加、潜伏期缩短(P<0.05),表明M+P组记忆功能于3天后开始恢复、d 5、6、7与d 4比、在d 5、6、7时,与NS组比,错误次数和潜伏期均相似(P>0.05),表明M+P遗忘作用消失。NS组d 1、2、3与d 4比,错误次数减少、潜伏期延长(P<0.05),表明NS组于第4天出现遗忘。训练后7天内,P组与NS组比,错误次数和潜伏期相似(P>0.05),表明P无明显记忆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M、M+P均可抑制记忆的获得及巩固,且M+P对记忆的抑制时间比M长1天。
结论:单用M或与P合用,有利于防止术中知晓,但可能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一个因素。
第三部分
目的:观察多次使用M后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按随机分层区组设计,将小鼠分成M1、M2、M3、M4和NS组,每组12只,分别ip 0.5、1、2、4 mg/kgM或NS,每天3次,连续10 d。第10 d给药后30 min,进行避暗实验训练,24 h后测验。避暗实验测验后各组随机取6只小鼠,取海马脑片分别检测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和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含量(western-blot)。比较各组小鼠测验时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高频刺激(high frequency stimulation,HFS,100 Hz/1 sec)前、HFS后60 min时群峰电位(population spike,PS)的变化幅度和CaMK-Ⅱ含量。
结果:与NS组比,各M组错误次数增多、潜伏期缩短(P<0.05);在HFS后60min时,M1、M2、M3、M4组PS幅度分别为刺激前的(209±9%)、(174±11%)、(138±8%)和(126±10%),低于NS组(261±49%)(P<0.05);与NS组比,CaMK-Ⅱ含量分别为:M1(69±9%)、M2(50+3%)、M3(38±6%)和M4(35±7%)组,低于NS组(100%)(P<0.05):M2、M3或M4组与M1组比、M3或M4组与M2组比,错误次数增多、潜伏期缩短,PS变化幅度降低和CaMK-Ⅱ含量减少(P<0.05),呈剂量依赖性;但M3组与M4组比,错误次数和潜伏期、PS变化幅度、CaMK-Ⅱ含量均相似(P>0.05)。
结论:多次使用M(0.5 mg/kg~2 mg/kg)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鼠的学习记忆。M可能通过抑制LTP的诱导和CaMK-Ⅱ含量的下降而产生遗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