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7月19日起,邢台地区遭遇特大暴雨,突如其来的暴雨给邢台低洼地区造成巨大人员和财产的损失。面对百年一遇的暴雨洪灾,邢台电视台作为邢台的主流传统媒体,担负着沟通政府与群众桥梁的职责,7·19洪灾系列报道正是考验邢台电视台应急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时候。作为“环境监测”的社会工具,大众传媒如何面对风险信息与自然灾害成为考验其舆论引导能力的关键。邢台电视台在7·19洪灾发生后处在灾难第一线,与现实社会和受到群众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其舆论引导能力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本文以邢台电视台对于7·19洪灾的系列报道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为邢台电视台在报道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中提高舆论引导力提出对策,为研究邢台电视台舆论引导能力,特别是研究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力对于社会稳定、媒体发展等方面提供思路。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邢台电视台的受众群及在7·19洪灾报道中的舆论引导能力,分析邢台电视台在7·19报道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并结合媒介融合的背景从内部外部等多角度为邢台电视台在自然灾害报道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寻求可行路径。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界定了相关概念,主要包括邢台电视台及邢台7·19洪灾、舆论引导力,阐释了研究所涉及的新闻理论,介绍了问卷调查内容,分析了邢台电视台的舆论引导方式。第二部分是通过调查结果分析邢台电视台在7·19报道中的舆论引导力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研究邢台电视台在自然灾害中舆论引导力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这部分也体现了本文最大的创新点——通过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分析得出邢台电视台受众群体以及邢台电视台在7·19报道中引导舆论的优势和不足。第三部分是探索邢台电视台在自然灾害中提高舆论引导力的策略,这也是本文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以及相关理论的应用,针对全媒体时代邢台电视台舆论引导现状以及不足,提出邢台电视台在自然灾害报道中提升舆论引导力的路径。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提高报道能力、提高议程设置能力、提高与政府沟通能力和提高驾驭新媒体能力等角度,为地市级电视台在自然灾害报道中提升舆论引导力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