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2013年颁布了“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我国对商业银行的资本要求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监管标准。资本是银行的血液,在资本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另一方面,经营绩效评价方法发展至今,哪种评价方法能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银行价值呢?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文献整理,找到合适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方法,然后通过理论加实证研究去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经营绩效二者间的关系,并贡献些许建议。本文首先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做出定义,以及给出本文所用到的商业银行绩效考评方法——熵权法。为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研究结果的可参考性,本文选取了国内数据相对齐全的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6年年报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熵权法合成经营绩效指数,然后对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指数和资本充足率以及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并加入解释变量的二次项来验证资本充足率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呈“抛物线”型变化,然后通过设置是否为国有银行为虚拟变量得到资本充足率对非国有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大于对国有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并设置资产规模、GDP增长率、第一大股东占比、风险加权资产与总资产的比值以及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控制变量,使得回归分析结果更加趋近真实情况。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对经营绩效产生显著性正向影响,但其影响并非线性的。另外银行资产规模和加权风险资产与总资产的比值均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负相关,第一大股东占比和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与经营绩效正相关,GDP增长率指标由于在检验过程中取到了一阶差分值,并且回归结果不显著,由此不能得出GDP增长率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最后针对研究结果进行相应解释并给出些许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