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PCR检测闽江流域表面水体中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基因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61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人和温血动物肠内普遍存在的细菌,可分为病原性大肠杆菌和非病原性大肠杆菌。本文在文献综述中介绍了大肠杆菌毒素基因检测的研究进展以及多重PCR(Multiplex PC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本研究以闽江流域表体水面中分离出的大肠杆菌为材料,经膜过滤法(membrane filtration method)结合mFC—BCIG培养基的方法来分离粪大肠杆菌,并使用乳糖发酵培养基和磷酸盐葡萄糖胨水培养基来对其进行生化检测,最终确定单位体积水样中粪大肠杆菌的数量,然后将粪大肠杆菌菌株制成PCR模板同时甘油保存。 研究结果表明:对闽江流域从上游到下游7个断面进行了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12种毒素基因的多重PCR检测。在鉴定的1231株粪大肠杆菌中检出10种毒素基因,其中具有扩散性黏附素(aidA—1)毒素基因的大肠杆菌占总数的12.99%,热不稳定肠毒素(elt)和热稳定肠毒素(astA)数量次之(分别占总数的5.8%和5.4%),还检测出了少数高危菌株的主要致病因子,例如志贺氏毒素(Stx2e)和耐药性因子(sepA)等。 分别于不同季节在闽江流域福州过境段的洪山桥和解放大桥断面采取水样,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用多重PCR方法对不同季节分离的大肠杆菌毒素基因的时空分布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从分离的2015株粪大肠杆菌中发现840株潜在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分别属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EC)、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检出的10种毒素基因中,以扩散性黏附素基因(aidA—1)、热稳定性肠毒素基因(astA)和耐药性因子(sepA)为最多;细菌总量、大肠杆菌总数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总数在冬季较低,春季较多,夏秋季节达到全年数量的高峰;潜在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基因的种类和数量也是在冬季最少,春夏季上升,秋季最多。 使用多重PCR(multiplex PCR)的方法对粪大肠杆菌菌株中的毒素基因(virulence gene)进行检测,为闽江河的污染现状和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能源需求也逐渐扩大,风能作为地球上的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风力发电是目前商业化程度和利用率最高的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新型的高耸塔式结构,了解其力学特性和工作性态十分重要,其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关乎着整个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在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影响其稳定与安全的因素众多,除了受到复杂多变的风致荷载外,还包括地震作用、气动效应、机械振动以及结构
学位
该文结合仿真材料模型试验,用大型有限元程序ANSYS对沙牌高碾压混凝土拱坝进行分析研究,考虑了混凝土的材料非线性和横缝的接触非线性.分析横缝扩展对拱坝变形和应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NMDA 受体及其亚单位NR2B 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存活、增殖的影响,检测NMDA 受体是否通过ERK1/2-pCREB 与CaMKIV-pCREB 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方法:   1、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