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劳动力流动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但这些农村劳动力在外出就业过程中不能拥有城市户口,福利保障存在巨大的损失。本文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基于信阳市的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城镇就业存在的福利损失。文章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劳动力流动与有关农村劳动力福利方面的文献进行研究与整理,找到本文研究的突破口。结合信阳市调查问卷的情况,发现信阳市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由于个人年龄、受教育程度、所处行业、不同职业阶层的影响,外出务工的福利表现并不相同。基于sen的可行能力理论,本文结合因子分析和差异性分析,构建测量福利的因子项,并利用信阳市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居住环境、收入状况、工作环境和身心状况这四个因子对福利影响显著。将被调查群体按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阶层和不同的职业群体进行分类比较,得出相关结论。基于文化程度的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小学和初中文化的农村劳动力处于福利相对较低的水平,高中、专科、本科文化的农村劳动力受个人年龄、从业经验、技能熟练程度等因素影响,综合福利无差异。基于职业阶层的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福利水平与员工所处职业阶层成正比,阶层越高,福利水平相对越好。可见,加强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用加薪晋升的方法来激励员工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的福利水平。基于职业群体的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第四类群体的综合福利水平相比其它三类群体最高,在居住环境、收入状况、工作环境、身心状况这四个因子项上,表现最好,相对的福利损失最小。这一群体的代表职业是自我雇佣性质的私营业主和管理人员,收入水平较高、工作稳定拥有较强的城市归属感是这一群体的特征,这一群体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成为真正的城市人。就调查情况来看,这一群体城市生活就业的困境在于,不能拥有城市户口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提高收入水平;完善落实权益保障;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城镇落户;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融合。针对不同的群体,政府和企业应该制定不同的政策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