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高血压患者血压近日节律特点,探讨高血压与血压近日节律特点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合并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近日节律特点,探讨靶器官损害发生、发展与血压近日节律特点之间的关系,为高血压患者判断预后和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提供相关参考。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09年11月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早期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和体检中心部分体检者共109例的24h动态血压、心率数据和一般临床资料(包括身高、体重、既往病史、吸烟史、生化检查、心脏彩超检查、颈动脉彩超检查、24h尿蛋白定量检查、心电图检查)。首先,使用时间生物学奠基人Halberg创立的单一余弦法对每一研究对象连续记录的24h动态血压、心率数据进行近日节律分析。然后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高血压诊断标准和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的24h动态血压(ABPM)高血压诊断标准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组(HP)72例和正常对照组(NM)37例。使用时间生物学奠基人Halberg创立的群体平均余弦法分别对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24h动态血压、心率数据进行近日节律分析并作统计学处理。最后,根据第七版内科学用于危险分层的靶器官损害标准将高血压组分为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组(HPTD)42例和高血压未合并靶器官损害组(HPN)30例。使用时间生物学奠基人Halberg创立的群体平均余弦法对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组、高血压未合并靶器官损害组、正常对照组的24h动态血压、心率数据进行近日节律分析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1.明尼苏达单一余弦分析结果:所有研究对象24h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均表现出明显的近日节律(P<0.05)。2.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群体平均余弦分析结果:收缩压群体平均余弦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收缩压整体近日节律存在(P<0.05),高血压组调整中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振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舒张压群体平均余弦分析结果表明二组人群舒张压整体近日节律存在(P<0.01),高血压组调整中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振幅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心率群体平均余弦分析结果表明二组人群心率整体近日节律存在(P<0.01),高血压组调整中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振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组、高血压未合并靶器官损害组、正常对照组群体余弦分析结果:收缩压群体平均余弦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组收缩压整体近日节律消失(p>0.05),高血压未合并靶器官损害组、正常对照组收缩压整体近日节律存在(P<0.05);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组、高血压未合并靶器官损害组调整中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组振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血压未合并靶器官损害组振幅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组与高血压未合并靶器官损害组间调整中值、振幅无明显差异(P>0.05);舒张压群体余弦分析结果表明三组人群舒张压整体近日节律均存在(p<0.05),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组、高血压未合并靶器官损害组调整中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组振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血压未合并靶器官损害组振幅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组与高血压未合并靶器官损害组间调整中值、振幅无明显差异(P>0.05);心率群体余弦分析结果表明三组人群心率整体近日节律均存在(P<0.05),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组、高血压未合并靶器官损害组调整中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组振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血压未合并靶器官损害组振幅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组与高血压未合并靶器官损害组间调整中值、振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高血压患者与正常血压患者24h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均呈明显的近日节律。2.与正常血压者比较,未服用降压药物或停用降压药物的早期轻、中高血压患者血压、心率近日节律特点表现为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调整中值升高,收缩压、心率振幅下降。3.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发生、发展与血压、心率近日节律改变的发生明显相关,与正常血压者比较,合并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心率近日节律特点表现为收缩压整体近日节律消失,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调整中值升高和振幅下降;4.了解高血压患者近日节律特点可以为高血压患者判断预后以及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提供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