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比较采用腰椎改良后正中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改良腰椎后正中入路的临床应用价值。2.比较后路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椎体中央高度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我院165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改良组(n=70)和传统组(n=95),其中改良入路保留胸腰筋膜和竖脊肌总腱膜在棘上韧带处的附丽部,在后正中线旁开1.5-2.0cm纵行切开胸腰筋膜及竖脊肌总腱膜,其余步骤同传统入路。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及手术前后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通过PACS医学影像系统在T2MRI上测量手术前后L3/4、L4/5、L5/S1椎间盘水平椎旁肌的横截面积,计算两组患者椎旁肌的萎缩率(椎旁肌萎缩率=术后椎旁肌横截面积/术前椎旁肌横截面积*10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改良腰推后正中入路的临床应用价值。2.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例67例,其中男36例,女31例,年龄17~52岁,平均年龄37.8±7.5岁,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4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所有患者为T11~L2单椎体骨折(A型),且无严重的神经脊髓症状(ASIA D、E级)。均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按固定方式不同分为经伤椎固定组(A组,n=37)、跨伤椎固定组(B组,n=30)。在PACS图像系统上测量X线侧位片伤椎椎体前缘高度(Ha)、椎体中央高度(Hm)、椎体后缘高度(Hp)及后凸Cobb角,计算Ha压缩率、Hm压缩率,比较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Ha压缩率、Hm压缩率及Cobb角,观察术后骨折椎体中央高度恢复的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融合节段、住院日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组相比,改良组手术切口长度短,出血量、引流量少,下地时间早,镇痛药使用次数少,椎旁肌萎缩率较高,但手术时间稍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和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改良组降低更显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无论经伤椎固定还是跨伤椎固定,术后Ha压缩率、Hm压缩率及Cobb角均较术前有显著减少(P<0.05),其中A组患者Hm压缩率术前为44.8± 10.3%,术后1周为31.6±7.1%,末次随访时为31.3±6.8%。B组患者Hm压缩率术前为38.6± 8.3%,术后1周为32.0±8.4%,末次随访时为31.7± 8.6%。A、B两组患者术后椎体中央高度均有约30%的压缩残留。结论1.改良后正中入路和传统入路在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时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改良后正中入路具有手术切口短、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和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其学习曲线较短、操作简单。2.后路经伤椎或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均可促进骨折椎体前缘及中央高度的恢复,改善节段后凸角度,但术后伤椎椎体中央高度有明显压缩残留,这是导致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脊柱力线恢复不良及慢性腰背痛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