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G1896A变异是乙型肝炎病毒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是HBVDNA前C区1896位点核苷酸碱基鸟嘌呤(G)被腺嘌呤(A)取代,原氨基酸序列中 28 位色氨酸(TGG)变为终止密码子(TAG),HBeAg合成终止,可能导致肝细胞损害加重。本课题通过分析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细胞癌患者血清前C区G1896A变异情况,研究HBV前C区G1896A变异与肝脏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38例慢性轻度,57例慢性中度,29例慢性重度的乙型肝炎患者及14例肝细胞癌患者。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2000年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所有患者HBVDNA均阳性,并做肝脏组织活检,肝活检标本均做HE染色和Masson三重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分级(G)和分期(S)情况。常规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后-20℃保存备用,采用突变特异PCR技术检测HBV前C基因nt1896位点突变情况,并对血清中HBVDNA进行测序。证实突变特异PCR技术检测1896G→A变异的准确性,同时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eAg/抗-HBe、肝功能和HBVDNA定量。
结论:随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变化程度的加重,前C区的突变株感染占优势;原发性肝癌存在前C区突变;前C区G1896A变异与抗-HBe阳性呈正相关;前C区G1896A变异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有相关性;前C区G1896A变异不影响相同病理分级、分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的水平;随着纤维化分期的加重(S3、S4),变异株感染高于野生株感染;HBVDNA含量与变异株感染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