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与动物的一类主要细菌病原体,能够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包括轻微感染以及致命的全身性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多种毒性因子参与了相应的致病过程。同时,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在组织及医疗设备上形成生物被膜,引起生物被膜相关的感染性疾病。生物被膜能够为细菌提供一个抵抗抗生素以及宿主免疫系统作用的环境,使得生物被膜相关的感染更为严重并且难以治疗。此外,生物被膜发育到一定阶段会发生解离,使得生物被膜中的细菌能够通过血液等体液扩散至新的感染部位引起全身性感染。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以及生物被膜发育过程中,酚可溶性蛋白(PSMs)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PSMs的功能已经被广泛研究并报道,但是其编码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仍然未被详细阐释。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参与PSMs编码基因调控的转录调控因子。首先,我们通过DNA Pull-down的实验方法,鉴定了一个可能参与PSMs编码基因调控的转录调控因子MgrA;在体外,利用凝胶电泳阻滞实验(EMSA)和DNase Ⅰ足迹实验验证了 MgrA作为转录调控因子与psm操纵子启动子结合的特异性以及相应的特异性结合序列;通过在野生型菌株中对mgrA进行敲除,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方法检测PSM编码基因的转录水平,并利用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实验在蛋白质水平检测PSMs的表达量。结果显示,MgrA是一个psm基因的转录负调因子,能够抑制psm操纵子的转录从而影响PSMs的产生;通过分析mgrA突变菌株和野生型菌株在静态及动态条件下生物被膜的形成及解离情况,我们发现MgrA作为一个生物被膜调控因子不仅能够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同时也抑制生物被膜的解离,这与其对PSMs的调控功能相一致。另外我们还检测了细菌培养液滤过液的溶血能力,结果显示mgrA突变菌株细菌培养液滤过液溶血能力明显增强,进一步证明MgrA对PSMs表达的负调控功能。这些结果表明,MgrA通过与psm操纵子启动子区域结合抑制PSMs的表达,进而调控生物被膜的形成与解离。金黄色葡萄球菌侵染宿主过程中,其表达分泌的多种的毒性因子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已知毒性因子的研究还不足以全面解释其致病机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仍有许多未知的毒性因子以及毒性调控因子,它们的功能和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未被阐释。本论文的部分工作专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性因子的筛选及其功能与致病性研究。我们利用转座子突变技术在金黄色葡萄球菌高毒力菌株MW2中构建了的一个himar1转座子突变体库;建立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秀丽隐杆线虫杀伤模型并用于高通量筛选毒性因子;利用随机引物PCR的方法对突变位点进行确定,获得新的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毒性相关的基因;进一步利用细胞侵染模型确定已获得的毒性因子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入侵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在金黄色葡萄球菌野生型中,我们利用DNA重组技术对获得的毒性基因进行基因敲除,并利用基因敲除菌株进行后续的生理功能及其在感染过程中的致病机制研究。新型毒性因子的发现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机理,还可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感染治疗提供新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