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5年监管机构允许保险资金可直接参与股票市场投资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保险资金投资于股票市场的资金规模日益增大,逐渐成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保险监管机构逐渐放开了对保险资金的限制,不断丰富和规范了保险资金在股票市场中的运用规则与范围,并倡导保险机构要坚持做长期投资者和价值投资者。随着保险资金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保险公司作为重要机构投资者是否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促进企业长远健康发展,值得进一步研究。融资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关系企业的经营业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许多企业都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问题,并且存在强烈的短期债务融资偏好,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保险参股后能否提高企业债务融资规模,增加信贷资源,并通过公司治理减少短期债务融资偏好、平衡融资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有助于为保险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提供证据支持。本文采用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保险资金持股对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影响,首先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融资优序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了保险资金影响债务融资的途径以及内外治理机制。其次,本文以沪深A股全部非金融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三季度,共计27个季度为研究期间,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保险资金是否持股对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影响以及保险资金持股时间、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长短期债务融资的关系,同时采用固定效应工具变量法进一步验证保险资金持股时间、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长短期债务融资的关系。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保险资金持股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能力。(2)保险资金持股改善债务融资结构,提高长期债务融资水平,降低短期债务融资水平。(3)在长期持股下,保险资金持股比例与长期债务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短期债务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即在长期持股下,保险资金持股比例越高越能够提升企业长期债务融资水平,减少短期债务融资水平。(4)在短期持股下,保险资金持股比例与长短期债务水平的关系不显著。本文最后针对保险公司、监管部门、以及上市公司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通过研究保险资金持股对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影响,有助于为保险公司参与公司治理、促进公司发展提供证据支持,也有助于监管机构出台相应的政策使保险资金进一步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和本文研究的局限性。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涉及三个部分:一是机构投资者对公司债务融资关系方面的研究;二是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公司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三是保险资金持股与公司债务融资关系方面的研究。第三部分是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首先对比分析了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两种融资方式各自的特点;其次,对我国保险资金的概念、保险资金投资运用的特殊性以及运用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介绍了与本文相关的理论基础,包括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融资优序理论;最后详细阐述了保险资金持股对债务融资的影响途径。第四部分为保险资金持股和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关系的实证分析。本章以沪深A股全部非金融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三季度,共计27个季度为研究期间,通过样本描述性统计,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保险资金是否持股对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影响以及保险资金持股时间、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的关系,同时采用固定效应工具变量法进一步验证在长期持股和短期持股下,保险资金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的关系。最后为验证模型的稳健性,一方面本文将解释变量进行替换验证保险资金持股与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关系,另一方面采用不同的衡量持股持续性的指标,将保险资金持股时间重新分类,验证在长短期持股情况下,保险资金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长短期债务融资水平的关系,经检验,证明了假设的正确性以及回归结果的真实性。第五部分为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该部分首先对前文实证研究结果进行详细的总结得出结论,然后从保险公司,监管者以及上市公司的角度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最后在本文的不足之处和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保险机构者从机构投资者中分离出来,单独研究保险资金参股上市公司是否能够对公司的债务融资产生影响,另外考虑到持股时间不同会对公司的债务融资产生不同影响,本文按照保险资金持股时间的长短分为长期持股与短期持股,将债务融资按照债务期限分为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分别讨论在长期持股和短期持股下,保险资金持股比例对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的影响,来探究保险机构投资者参股是否能够帮助企业改善融资结构,使其回到正常的融资顺序中来。本文没有分行业讨论保险资金持股对其债务融资的影响,由于各个行业的行业性质存在差异,采取的债务融资决策也不相同,保险资金持股对其影响也不同,未来研究者可以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另外在保险资金持股时间衡量方面,本文采用的是连续持股的最高季度数为其持股时间,并以此作为划分长期持股和短期持股的依据,此分类可能不有不足之处,未来研究者可针对此问题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