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膜透析是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是指其健存肾单位的滤过、重吸收以及内分泌的能力。残余肾功能是决定腹膜透析患者存活率和技术存活率的重要因素,同时它对维持腹膜透析患者的液体容量平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残余肾功能的丧失是预测透析患者死亡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临床上需准确而快捷的对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进行评价,并尽可能避免加速其下降的因素以保护患者的残余肾功能。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残余肾肌酐清除率与尿素清除率的算术平均值计算所得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esidual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rGFR)来评估CAPD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但此方法要求准确留取24小时尿,临床实施中较为繁琐和困难。因此,临床中需要寻求一种更为简便、准确的估测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的指标以及计算公式。Cystatin C(CysC)是非糖基化的小分子量蛋白(分子质量约13.3KD),是Cysteine(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的成员。它由机体的所有有核细胞生成,在体内恒定产生后,由肾小球完全滤过,并被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完全重吸收并迅速代谢分解,不重新入血,它不受炎症、性别、饮食状况的影响。目前许多研究都表明血中CysC水平是评价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早期肾功能损害早期、敏感的指标,但有关其在评估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方面的报导不多,且是否优于血肌酐(Cr)仍有争议。因此,本研究通过检测本腹膜透析中心CAPD患者血CysC的水平,从而探讨影响CysC水平的因素,拟合出推测CAPD患者rGFR的Cys C公式及Cr公式,并进行验证。同时对透析患者进行规律随访观察,探讨影响其残余肾功能下降的可能因素。
第一部分:血清Cystatin C对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估测作用
目的:评价血清Cystatin C(CysC)对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rGFR)的估测作用并建立CysC公式。
对象和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所有病例均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腹透中心。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留取24小时尿液和腹透液进行肌酐、以及尿素的测定;留取空腹静脉血标本以进行Cys C浓度以及相关的血生化、免疫学检测;并对患者的透析充分性进行评价。以肌酐清除率及尿素清除率的均数作为标准rGFR,拟合推断rGFR的CysC公式及肌酐(Cr)公式。另随机抽取38例患者同时测定24h混合腹水中Cys C浓度。
统计方法:所有的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采用均数加上标准差表示(X±S),非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定量资料的组间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正态分布资料或经数据转换之后符合正态分布资料)及Spearman秩相关(非正态分布资料)。公式模型的推导采用一元回归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用以分析Cystatin C的独立影响因素。Bland-Altman作图法用于检测估测rGFR与实测rGFR之间的偏差和一致性。采用ROC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评估各估测rGFR公式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曲线下面积(AUC)用于比较各估测公式。数据均以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小结:CysC公式对CAPD患者rGFR的估测作用与Cr公式相近,但是CysC公式比Cr公式有更好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和特异性,且CysC浓度不受性别、年龄、体重以及腹膜透析清除等因素的影响。因此,CysC可作为估测CAPD患者rGFR的良好指标,CysC公式可以用于CAPD患者rGFR的计算,尤其适用于24小时尿量留取不便的患者。
第二部分:Cystatin C对CAPD患者rGFR的动态估测
目的:验证所建立的CysC公式在随访过程中对rGFR的动态估测作用
对象和方法:所有病例均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腹透中心。对接受CAPD≥1月,残余尿量≥500ml并规律随访的患者进行追踪,每3月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同时留取患者血标本及尿液、24h腹透液标本进行Cystatin C、肌酐、尿素氮以及其它生化及免疫学检查。以计算rGFR以及腹膜透析充分性指标。每例患者需完成5次访视。
统计方法:正态分布的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两组定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配对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配对资料)。多组定量资料之间的比较(正态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非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正态分布资料或经数据转换之后符合正态分布资料)及Spearman秩相关(非正态分布资料)。Bland-Altman作图法用于检测估测rGFR与实测rGFR之间的偏差和一致性。将估测rGFR与实测rGFR之间的差值定义为偏差。偏离实测rGFR值百分比=偏差值/实测rGFR×100%。估测公式30%和50%符合率由估测rGFR落在实测rGFR(1±30%)和(1±50%)范围内的几率来表示。
小结:CysC公式经时间、贫血与否及前白蛋白浓度或加入血肌酐进行校正之后,可较好的反映实际rGFR水平,与实测rGFR的偏差均减小,它们间的一致性分析及符合率无显著差异,其中时间拟合的校正公式(rGFRcysTD)趋势最接近于实测rGFR,且较为简单影响因素少。因此对于随访过程中对rGFR的动态估测公式可能时间拟合的校正公式更为适合临床应用,但这仍需扩大样本量并延长随访时限来进一步证实。
第三部分: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速率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CAPD患者rGFR下降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rGFR下降速率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
对象和方法所有病例均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腹透中心规律随访病人。入组时间2008年3月至2008年12月。对接受CAPD治疗≥1月,残余尿量≥500ml的患者进行追踪,每3-6个月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进行rGFR及透析充分性检查;每次回访收集患者尿液、血液及腹透液标本,记录24h尿量并检测血、尿肌酐和尿素氮及其它相关生化、免疫指标。记录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除外达到终点事件者,共需完成5次访视。
统计方法:正态分布的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构成比用百分比表示。两组定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Mann-Whimey U检验,率的比较采用Chi-Square检验。多组定量资料之间的比较(正态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定性资料以及非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H秩和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正态分布资料或经数据转换之后符合正态分布资料)及Spearman秩相关(非正态分布资料)进行各指标之间相关性的分析。多因素相关分析采用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或Logistic回归分析。风险分析采用CoxRegression模型。所有数据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总结:CysC浓度不受性别、年龄、体重以及腹膜透析清除等因素的影响,且CysC公式比Cr公式有更好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而时间校正的CysC公式可能更适合随访过程中rGFR的动态估测。因此,CysC可作为估测CAPD患者rGFR的良好指标,可以用于CAPD患者rGFR的计算,尤其适用于24小时尿标本留取不便的患者。rGFR的下降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起始rGFR水平、透析持续时间、贫血、血磷以及不良事件等。rGFR下降率是多种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